周五是简书放映厅放映文艺佳作的好日子,而我们每周的选择大概只有两个,那就是到底是让简书放映汉来挑片,还是让简书放映姬来挑片。
这个问题非常纠结。
而纠结的结果,就是我们在周五看了这部01年的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的《The Royal Tenenbaums》,中文名为《天才一族》,也有翻译为《癫才家族》。
三位年轻一代的特伦鲍姆成员都被誉为天才,分别是商业天才Chas,剧作天才Margot和网球天才Richie。当然,他们并不仅仅在某一方面是天才,比如Chas也自己培育老鼠,Margot也热衷于四处冒险,Richie则同样擅长画画。
和他们在一起的,是他们性格脾气古怪乃至代人刻薄的父亲Royal,以及身为考古学家的母亲Etheline,身为作家的邻居Eli,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人物。
而故事的主线,便是早已成家离开且各自深陷危机的三人由于早已离家分居的父亲为了阻止他们的母亲与会计Sherman结婚而想出的癌症晚期而重聚到一起——当然,这么说其实也不算对,因为即便没有这茬,Chas还是会回家,Margot也会回家,而一直爱着Margot的Richie应该也会回家。
故事都围绕着三人和父亲的和解而展开,重点描述了Royal自己的醒悟与悔改以及三个人自己从自己的生活阴影中走出。
但,最让我在意的还是那标题——《天才一族》。
这是中文版的电影片名,也是片中Etheline所写的记录自己三个孩子的故事的小说的名字:The Family of Geniuses.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因为,事实上,除了作为背景资料而存在的“天才”这一属性外,这三人在故事主题中都并不表现出天才的特点,而都是很普通的凡人。
Chas所代表的就是繁忙的上班族,Margot是放纵者,而Richie则就是失意者。这三类是生活中最平凡的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角色,除了以背景资料而出现的“天才”属性为他们的整天不上班无所事事提供了合理的借口这点外。
代表上班族的Chas整天忙于工作,并一直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这种焦虑的源头是妻子的空难失事从而对孩子的安全格外关注,但事实上我却认为这种焦虑的真正根源是对原本自认为掌控一切的生活中突然冒出的不可控的畏惧与害怕——小时候和两个弟弟妹妹以及父亲四个人一起玩气枪的时候就是这样,父亲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地以猪队友的身份朝他开枪,而后他就一直处于怨恨父亲并处处与其做对的状态。为何会如此呢?说到底还是因为父亲无视规则的打破常规的行为让Chas无所适从,从而这一“背叛”的意义早就不再局限于游戏的层面,而是让Chas从更深层次讨厌其了父亲。
这种厌倦甚至远超过了父亲一直念念不忘Margot是领养的一事。
因此,Chas就是按部就班的上班族,其作为商场与资产的“天才”为他带来的,也不过是可以自由选择办公场地与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天才,但本质上他依然只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上班族。
Margot虽然是领养的,但很显然她却是最像父亲Royal的一个孩子。
让人影响最深可的,就是早期破产前的Royal是无论何时何地都点着一根烟的,而这样的形象到了后期其实就成了Margot,Margot是无时无刻不想着抽烟。
除了这一非常表观的行为相关性外,Margot和Royal更大的相似在于待人接物的行为模式上——他们俩人都相当地“无视他人感受”,相当地“离经叛道”。
Royal说话不顾及他人感受,往往语带刺骨,而这点Margot也具备,对待其丈夫的时候、对待爱着自己的Eli的时候、对着爱着自己的弟弟Richie的时候,都是如此,想到就说,不加多余的修饰。
而且,Margot和Royal一样都非常地离经叛道,想到一出是一出。小时候带着弟弟Richie去博物馆,长大了就出去流浪,还说结婚就结婚(才维持九天的婚姻可以看出是多么地草率和任性),想女同就女同,想出轨就出轨。
如果要说Margot和Royal的最大不同,那大概就是Margot实在是太会隐藏秘密了——当然,前提是丈夫是Sherman这么一个老实人。
当然,既然Royal和Etheline从小到大就一直说着Margot是领养的,而且Royal对Richie明显比对Margot更好,这样当然会让Margot至少在一个时间段内产生一种要做得更像是一家人的应激反应,而这,大概就是作为领养的孩子的Margot反而最像Royal的原因吧。
和Margot的放纵者相对的,Richie则是失意者。
他因为姐姐Margot的结婚而彻底丧失了斗志,从网坛新星一下子就迎来了史上最离奇的失败并继而退出了网坛。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Margot的一生几乎都是和失意相伴随的。
最疼爱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分居离开了,喜欢的姐姐嫁给了他人,最好的朋友背叛自己,等等等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个故事大概可以这么来表述:
一成不变的上班族陷入了怀疑自我担心对生活失去控制的中年危机;变成了自己所痛恨的人的文艺青年在放纵中无目的地活着;失意的痴情者遭遇各种欺骗与背叛最后选择自杀。
再加上一个放浪形骸大半辈子的登徒浪子突然有朝一日想要夺回自己唯一还保有的东西。
这一切就在这个登徒子突然发现自己所拥有的最美好的就是那行骗的六天的时候发生了转变——他开始真心实意地希望自己可以让自己唯一所有的东西——家人——不再受到伤害。
从这一刻开始,每个人都开始了转变,而且,每次转变都从伤害开始。
Royal“再一次”地被管家刺了一刀,从而开始找一份工作重新开始。
Richie通过自杀未遂,开始试图找回自己的生活——就如他的老鹰的飞回所代表的一样。
Eli通过被揍而开始戒毒,走出毒品与Margot的阴影。
Chas则由于爱犬的被撞死而真正地发泄了心中的阴郁,又由于对Richie眼睛的伤害而冷静了下来。
Margot虽然没有受到身体上的伤害,但和Richie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并因为之前的各种行为而导致Richie的受伤和对老公的伤害,这在心理上也是一种受伤——而结果却是她终于又写出了新剧本。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她自从找到自己的家人并因此失去半截手指后,就再也没能写出剧本来过。
伤害能让人走入阴影,伤害却又能让人走出阴影,这里的微妙差异,实在奇妙得很。
从这点来说,这部片子到底的确挺治愈的。
因此,这是一部关于几位具有天才之名的凡人代表的生活的故事。
而它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生命中的平凡,以及平凡中的无常吧。而这些无常,大概就是生活如此有趣的原因吧。
PS:我似乎彻底把Eli给忽略掉了,其实不应该啊,他是串起各剧情线的关键人物啊。
不过,已经这么晚了,我们就不管这么多了。
如果你觉得这篇东西写得还行,愿意打赏我一口咖啡,请戳打赏页~~
本文遵守创作共享CC BY-NC-SA 3.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