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住处西行300米,有一座马蠡港桥。马蠡港是后改的,原来叫“骂蠡港”。
无锡是春秋时吴国的都城,位于太湖十八湾的阖閭城是国家大遗址公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阖閭是夫差的父亲,夫差称王后,将都城迁到了苏州。
“夫椒之战”,夫差把越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夫差命他打扫马厩。勾践兢兢业业,表现很听话。夫差病了,太医说要用粪便诊断病情,需要一个人尝夫差的粪便。这个差事又轮到勾践头上,勾践毫不迟疑,不但品尝夫差的粪便,而且准确地说出粪便的味道。
越国上大夫范蠡被作为”人质”入吴二年,看到越王如此受凌辱,心如火煎,忧心似焚。他令大臣文种给吴国的权臣送去厚礼,让这位权臣耸恿夫差接受范蠡的礼物。
这个礼物是什么呢?是一个人,一个美人,一个绝代佳人,她就是西施。史书记载:越亡后,范蠡遣”丽冶”去他邦。“丽冶”者,西施也。
苎萝村的綄纱女西施,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且有一颗爱国之心,愿意舍身救越王。
西施进入吴宫,不仅容颜倾压后宫,而且能歌善舞,歌喉宛转,夫差的三魂七魄都被勾去,从此不理朝政,整日沉湎酒色。为了取悦西施,夫差让勾践穿上王服,荣归故里,继续称王。
勾践回到越国,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趁夫差伐齐国都空虚之际,拜范蠡为讨吴大元帅,一举攻下吴都。夫差向范蠡求饶,范蠡数他六十条罪状,还不该死吗?其中一条是:你不该放走勾践!可见范蠡这个人是何等的深刻!
吴国既灭,勾践拜范蠡为大相国,又亲自跪拜西施,称她是救越大功臣。然而,范蠡却功成急退,偕西施回到太湖十八湾的五里湖畔隐居。两人结为夫妻,“娘子”、 “相公”,恩爱亲昵。
范蠡用计、用兵灭了吴国,吴国人当然要“骂蠡”,”骂蠡港”之为”前因”。而范蠡功成名就之后,却又回到无锡,泛舟五里湖,结网捕鱼,帮当地人兴修水利,造福于民,无锡人改“骂蠡港”为“马蠡港”,此为“后果”。
五里湖就是蠡湖,分东蠡湖和西蠡湖。东蠡湖湖心有西施庄,西蠡湖有渔父岛。西施庄是一个绿岛,柳枝婆娑,醉石戏波,建有范蠡、西施歇宿的茅庐。渔父岛上有范蠡的塑像和刻有《养鱼经》的石碑。
现在,蠡湖38公里长湖岸建成国家级风光带,绿荫葱笼,波光粼粼,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联合国官员盛赞这里是发展中国家生态建设的典范。从“百米高喷”到荣获城市雕塑大奖的“碧波帆影”,再到300米长的“西堤”和1200米的“蠡堤”,道道风景线像连成长串的明珠。
“西堤”就是西施堤,柔长的柳枝婀娜多姿,春天的桃花灿如云锦。游人如织,人面桃花相映红,个个都是冲着窈窕西施而来。
“蠡堤”就是范蠡堤,像一条绿色飘带,把蠡湖隔成两边。堤岸亭台轩榭,临水而倚,吴越古韵,轻盈飘逸。蠡堤有四座桥,第一座叫“卓仁桥”,是说范蠡辅助勾践得天下、治天下,政绩功勋。第二座是“恋鱼桥”,范蠡偕西施泛舟唱晚之余,潜心研究养鱼,写成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被译成日、英、俄、法、西多国文字。第三座“乐陶桥”,范蠡西施又到宜兴,见当地土质适宜制陶,便刻苦钻研制陶技术,向当地居民传授,百姓尊范蠡为“陶朱公“。第四座“善贾桥”,范蠡渡海奔齐,南北沟通贸易,富可敌国。史书《韩非子》有“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说的就是范蠡,后人称他为“商界鼻祖”。
无锡是中国“万亿俱乐部”成员,人均GDP全国第一。或许它将来不是经济巨舰,它的“国际山水城”的定位将吸引全球的旅行者。来吧,我们这里有“东方全人”和“东方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