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中选择 HTTPClient 还是 HttpURLConnection

译自 Dalvik 团队的 Jesse Wilson 于 2011 年 9 月写的文章

大部分需要网络连接的 Android APPs 均会使用 HTTP 发送和接收数据。Android 中包含两类 HTTP 客户端:HttpURLConnection 和 Apache HTTP Client。这两者均支持 HTTPS,流式上传下载,连接超时机制,IPV6 和连接池

Apache HTTP Client

DefaultHttpClient 及其子类 AndroidHttpClient 均为比较适合于 web 浏览器网络请求的 HTTP 客户端。他们拥有包含大量灵活的 APIs 且 bug 很少的稳定实现类。但正因为其 APIs 数量之多,功能之强大,使得要对这些 APIs 进行维护升级变得异常困难,因此 Android 团队并不是很热衷于维护 Apache HTTP Client。

HttpURLConnection

HttpURLConnection 是一个 通用的 ** 轻量级** 的适用于大多数应用的 HTTP 客户端,其聚焦的 API 使得 Android 团队能够比较轻松地进行稳定升级。然而在 Android 2.3 以前的版本中,HttpURLConnection 有一些不太好的 bugs。具体而言:在一个 readable InputStream 上调用 close() 方法会影响连接池,从而使得连接池不能复用。此时需要使用如下代码使连接池失效:

private void disableConnectionReuseIfNecessary() {
    // HTTP connection reuse which was buggy pre-froyo
    if (Integer.parseInt(Build.VERSION.SDK) < Build.VERSION_CODES.FROYO) {
        System.setProperty("http.keepAlive", "false");
    }
}

Android 2.3 以后,HttpURLConnection 会自动将 Gzip 压缩添加到请求头中,从而响应结果将会自动采用 Gzip 进行压缩。由于 HTTP 的 Content-Length 头部返回的是压缩后的数据大小,所以用 getContentLength() 方法获取未压缩数据大小将会出错。相反,应该从响应结果中读取数据直至 InputStream.read() 返回 -1。

在 Android 2.3 中,Android 团队还针对 HTTPS 做了如下几点改进:

  1. HttpsURLConnection 会尝试连接 Server Name Indication (SNI),SNI 允许多个 HTTPS 主机共享同一个 IP 地址;
  2. HttpsURLConnection 开启了压缩机制和 session tickets,并且当连接失败时,将会自动放弃这些特性并尝试重新进行连接。

在 Android 4.0 中,Android 团队在 HttpsURLConnection 上添加了响应缓存机制。使用如下示例代码能够在 Android 4.0 后开启响应缓存机制,且不影响之前的版本:

private void enableHttpResponseCache() {
    try {
        long httpCacheSize = 10 * 1024 * 1024; // 10 MiB
        File httpCacheDir = new File(getCacheDir(), "http");
        Class.forName("android.net.http.HttpResponseCache")
            .getMethod("install", File.class, long.class)
            .invoke(null, httpCacheDir, httpCacheSize);
    } catch (Exception httpResponseCacheNotAvailable) {
    }
}

Which client is best?

在 Android 2.3 以前的版本中,Apache HTTP client 拥有更少的错误,因此 在 Android 2.3 以前的版本中,HTTPClient 将会是比较好的选择。而从 Android 2.3 版本开始,HttpURLConnection 将会是更好的选择。因为 HttpURLConnection 的 API 更简单,更聚焦,更符合 Android 的使用场景。透明压缩机制和响应缓存机制能够减少网络的使用,从而能够提升响应速度,减少流量消耗和电量损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856评论 25 709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5,797评论 19 139
  • afinalAfinal是一个android的ioc,orm框架 https://github.com/yangf...
    passiontim阅读 15,727评论 2 45
  • 北京的秋天,从来没有感觉如此之燥热。 从8月立秋开始,就盼着天气赶快凉爽下来。作为从小生长在这座城市的土著,...
    Kennyiti阅读 903评论 0 0
  • 胶南镇是有名的木匠之乡,出师的木匠个个都手艺塞鲁班,每年从各地来慕名学手艺的人接踵而至,一波又一波青壮小伙...
    故人惊蛰东来阅读 2,6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