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阅读,这已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从上学开始到现在,我们都读过不少内容。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说起读书,再次发现有些书虽然读过,即使当时觉得不错的书,但却只是记得读过而已,更别提运用了,所以,从学生时代到现在,理论上好像读过不少书,但实际还真不一定知道如何读书。今天恰巧看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是该看看了。
书中作者总结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一、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也可以称为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目的是认识阅读材料中的文字。
达到了这个层次,基本上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当然,即使我们识字,也可能因为生僻字或是文言文等原因,在阅读时受到阻碍,但这些问题通过训练可以解决。
这个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面对我们不认识的外语材料,如果要去阅读,那些文字对我们而言可能就只是陌生的符号而已,自然无法不知道文字到底说的是什么,更无从谈起内容,甚至运用高效的阅读方法了。
二、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也可以称为略读、预读,但是这个阅读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系统的,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抓住一本书的重点。
这一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本书在讲什么?”或者是:“这本书的架构如何怎么组织的?”
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在看网上买书时,会先看书的书的类型、书名、简介、作者介绍、结构、目录等。这可以让我们更加高效地了解一本书,决定是否深入阅读。
个人觉得检视阅读不仅仅可以运用于读书前,也可以运用于读书后。有时,我们读过的书,可能不久之后就会忘记,这时如果我们运用检视阅读的方法,去速读,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回顾巩固读过的内容。
三、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也称全盘阅读、完整阅读。分析阅读是以检视阅读为基础,要求我们去分析整本书的重要章节,目的在于通过深度思考、追寻理解。
作者讲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快速阅读全书,整理出整本书的架构,类似于一次检视阅读。
通过这个阶段的阅读要回答以下问题:这本书属于哪类书?主题是什么?怎么谋篇布局的?作者想传达什么思想或意图?
通过上述梳理,找出作者想通过这本书表达什么?也可以参考作者自序来完成。
以《如何阅读一本书》为例:
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阅读的工具书,书中的大纲是:
第一部分是阅读前的准备,第二部分阅读的技巧,第三部分阅读后的思考。
作者想通过此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阅读,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第二阶段,是诠释内容细节的阶段,是对第一阶段速读成果的具体化和验证过程。
为了更深入的阅读,我们可以:1、找出关键字、词,并明确词义;2、找出关键句,并概括段落大意;3、梳理段落大意,架构出各章节的主旨、脉络;4、梳理章节大意,架构出全书的主旨、脉络。
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结合上个阶段对作者思想或意图的推测,分析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
第三阶段,是在读懂了全书的基础上,对书的内容进行评价。
分析作者写的有没有道理?哪些有理?哪些还有失偏颇?这点类似于写书评。
四、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也可以称为比较阅读,属于最高层次的阅读方式,也是所有阅读方式中最为复杂、最系统化的一种。主题阅读不是针对一本书的阅读,而是需要阅读多本谈到同一主题的图书。也可以称为比较阅读。
这点类似于日常中我们常听到的主题阅读、专题学习,通常是根据想要学习的内容,比如“习惯”,然后就“习惯”这个主题,选择比价有代表性的书籍,综合运用前面几种阅读方法阅读,然后总结归纳,同时与之前在其它地方或者实践中学到的内容融汇贯通,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个过程说起来虽然可以只是几句话,但却是输入输出能力综合能力的锻炼,于我而言,是需要长期修炼的过程。
正如文中作者提到的,这几个层次并不是平行的要素,而是逐步进阶的。我想,这几个层次的渐进过程,也恰如学习过程中一步步进阶的过程一样。而阅读可以为我们的学习之路搭上这样一个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