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极简设计,MUJI原研哉的设计很容易被视为圭臬。 之所以他的作品被选择,是因为他纯粹的设计中,包含着感性和理性的两面。这一类型的设计,在视觉和体感之上赋予我们情感上的,一如李宗盛大哥的曲目一样。在平淡的唱法中揉入了原声调的唱白,这种“口白式”的唱腔,容易让我在他词藻的理性和旋律的感性中有不同的感知和享受。
回归到互联网的产品设计,我希望我的出品是可以给上述的用户同样的享受。用户在同一刚需的lev上,选择我的产品是因为他在不经觉中有了更好的感受,而这种更好,是一种不同维度的体验。
以前常常在启动一项产品初期,团队评估目标用户群体并归并属性后,寻找同类竞品模仿进行产品原型的设计。在原型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会思维会陷入一个死局,就是我必须与竞品做出差异性,而这差异性显示了我家产品与竞品在运营策略上、UI/UX、或者产品思路上的不同。本质上,竞争对手在评价我们的产品时,一样是以差异性和一致性进行分析。于是乎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些自认为正确的结论,比如说,对手做这么烂,还有这么大的用户量,和我们不同的仅仅是xx方面好而已,或者对手使用了可耻的手段超越了我们。这里我们除开产品在运营阶段的和时间节点上对产品成功的影响。因为成功的产品背后一定有优秀的原因,但不一定具备极简设计。这里我们要回归到产品本身来思考,怎样的产品才算优秀的极简设计。
第一、花瓶和人脸
这是一个经典的心理学问题,你看到的是花瓶还是人脸?在两种“现象的透明性”初探中,我们发现,在用户的眼里,你引导用户的聚焦是否真如他们所想。在产品设计上,我们除了要考虑我们和竞品在差异性上的不同,更要考虑不同用户眼睛里面,看到这款产品是不是我们当初所定义的那样。在开发一登SDK的过程,我们在早期的灰度测试中,发现互联网从业人员接触到刷脸登录以后,看到的是高大尚的技术应用,在他们职业背景影响下,他们对一登的好感度很高。而一部分传统的从业人员看到的是信息的隐私性,在他们生活环境下的影响,他们看到的是使用刷脸登录是缺乏安全感的。在根据这些不同的声音,我们抓住了一些用户的声音,去强化了产品的某部分形态、在运营和PR上针对一些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在选择脸还是花瓶上,我们要做的是,看到“脸”的用户多,还是看到“花瓶”的用户多,哪一部分更加适合我们当前的产品定位和发展,有意识的在设计上、运营上、PR上去强化。选择特定的背景噪声,突出主要的产品样式,就是极简设计的其中之一。《产品前线》的部分撰写者徐扬,他和我总结这个过程叫做fading something,focus one key.
第二、产品两难上,体验优先为原则
人脸识别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也是用户反馈中经常提及的一个事情,就是活体(liveness detection)。所谓活体,就是你怎么验证当前设备摄像头所摄取到的视频流是来自用户本身,而不是图片、设备播放的人脸视频、或者3D模型。事实上,活体认证这是个世界性难题,也有一些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比如说人脸动作检测,如眨眼、微笑、摇头,还有照片质量分析等等方案。我们在尝试做活体检测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方案,后来总结就是,无论我们怎么做,都无法解决用户在交互上的极简性,就是用户只需要对着移动设备刷个人脸,即完成整个认证过程。于是在两难选择上,我们选择了调整产品逻辑和从其他维度设计风控机制,降低了用户在活体认证过程中的一些苛刻要求。
第三、模板选择
在不侵害到UI/UX专利的情况下,我们在产品开发初期应尽可能的选择优秀的、经过市场洗涤的产品模板设计。支付宝在UI上的发展与微信具有很大的趋同性,这其实就是可以作为一个很经典的案例。为什么模板选择如此重要,一个适合产品定位的模板,它可以帮助简化用户到达产品目的的路径,减少中间流失率。如下图,假如天猫这样的一个大型导购类应用,在繁杂的功能基础上,一旦简化了界面的按钮或者版面展示,造成的结果就是用户从打开应用到完成交易评论的过程中,步骤更多了。而这样的体验,它不符合极简设计的原则。也就是说,极简设计,并非单单的代表着UI/UX上的简化,在视觉设计上,必须与产品逻辑相嵌套,缩短用户的操作深度。
第四、场景模拟
从PC的桌面应用到移动端的应用发展,有一个神奇的模式他总是存在的。就是夜间模式。回看QQ音乐、网易云音乐很多在晚上的高频打开应用,他们都做了这么一个事情,提供一套用户在夜间使用的UI,这其实就很考虑到了用户的情感因素。在特定的场景里,产品的设计贴合用户当前的环境和心理,其实也是一种情感式的极简设计。因为他拉近了产品和用户间的距离。上文说到刷脸登录,我们会经常想到,在被窝里,在黑暗的房间里,用户去登录一款产品或授权认证一个产品的概率并不低。但在照明程度低的情况下,往往程序并不能从摄像头获取的视频流中定位到用户的人脸,使用设备屏幕亮度来提高局部环境流明度是一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加亮模式。在用户的刷脸过程,如何设计这种类似夜间模式的UI呢?我们模拟了用户的行为路径,在黑暗的环境中,尝试人脸登录,但设备反馈无法识别人脸。解决方案就是开灯,死忠用户可能会去做这么个事情,而懒惰的用户可能会在这个环节选择放弃,于是我们设计了一个小巧的拟物动画,过程就是电线插头接入,屏幕上方的灯泡按钮点亮。经过A/B测试,我们发现,和粗暴的调亮屏幕亮度的方案比较。模拟用户行径的动画场景,用户接受程度远高于粗暴的点亮,并且用户反馈,这是一个温暖的事情,因为我们同样在色彩的选择上,采用了温馨黄的柔光灯泡样式。
最后,我不是个擅长总结的人,就摆上可耻的总结语,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请我喝杯可乐吧O(∩_∩)O~~么么哒~
下期预告《海明威家族的自杀诅咒---应当如何科学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