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每一年都有年度热词排行榜,甚至还有媒体每年评出所谓的年度十大热词。但是有一个词,可能永远都会是热词,那就是“中国式”……。
比如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离婚、中国式大妈……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当然,也有更具褒义的中国式智慧、中国式众筹,后者是一种新的创业模式,也是一种低成本的创业方法论,更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
可是,我想说的还有一个词,那就是中国式父母,中国式父母最爱说的一句话应该是这句:“我辣么辛苦都是为了这个家,我这么辛苦还不都是为了咱的娃…”。
据统计,有99%的中国式父母都舍得为自己孩子花钱。可是,从父母的五重境界看,舍得为自己孩子花钱的父母仅仅排到了第一层,也就是最低的一层,这是什么原因呢?
那么最高一层究竟是啥样的父母?从上图中可以得知,原来“随孩子改变而改变”的父母才是最高境界。父母不仅要抽出时间陪孩子,还要抽出时间来学习,不但要为自己孩子花钱,也要舍得为自己花钱充电,作父母的不进步不提升,如何与不断成长孩子对话?如何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和知心朋友?
值得欣慰的是,今天已经有1%的中国式父母做到了和孩子一起改变一起成长,站上了父母最高的一层境界,所以我们才会看到现实中只有1%更优秀孩子。
那些动辄为孩子上个兴趣班、补习班一节课就花费三五百的家长比比皆是,肯为自己花几百元去参加个类似“如何讲好绘本故事”课程的家长却抱怨“价格太贵!”。天!孩子一节课300-500元是“洒洒水”,父母上一个两天的课程才五六百却嫌贵,这个账怎么算的?难道这些父母的数学和我一样都是体育老师教的?
何时中国式父母能为自己的提升抽一点时间花一点钱,能意识到自己的提升也是为孩子健康成长助力,那时的我们的环境会不会更加和谐。这就是我毕生追求的环境的改变,因为“再牛的教育也干不过环境”,否则不会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了。
中国式父母最爱做的一件错事就是只会把钱花在孩子身上,同时却又感受不到孩子的成长。殊不知,没有扎根的孩子学多错多,学多只会让幼小心灵心生傲慢。今天,父母最值得做的一件事,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