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几年,基本上每个季度都会出门学习或者工作,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特殊的2020年,因为一场牵动全球的疫情,一切都变了。出门随时带着口罩,手机里翻出健康码,伸手对着体温计……面对面,人与人,变难了。
对于自己的知识输入,这些年已经逐渐越来越系统化了,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学习基本是从成人提升类的学习、父母提升类的学习和少儿提升类的了解学习这三个方面着手。
成人提升类的学习
疫情期间,线上课程一下子井喷,作为做知识产品的我感觉心里压力挺大的。经过一番调整之后,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不盲从不跟风,在这个时间里沉下来去弥补短缺,于是学习了线上的新媒体课、声音训练营,把之前一直缺乏的系统的新媒体运营课程学习了一遍,在课程的录音、音频制作上也有了优化。
因为想要针对职场做一些课程开发,又去找到多年前学习的“圈外”社群,体验了圈外的七天演讲营之后,觉得不适合自己深入学习,营销的方式也不是我想要的,就没有继续进行下去了。
经过这一番学习和沉淀,我觉得在“成人自我提升”这一块我需要往“看见自己”去走了,所以去学习了萨提亚家庭治疗的线上团体课。想要继续深入学习下去,目前还没有合适的线下课,静待缘分到来。
父母提升类的学习
在“父母提升”方面,P.E.T.的讲师证书是今年的规划,因为必须要线下完成,只能等待。于是,报名参加了线上的“父母游戏力”和“父母性教育”的线上课。目前,都在自己的亲子教育和分享中用上了。
学习了安心在武志红心理上的“看见自己”和在樊登读书上的“父母课”,对自己、子女、父母三个身份有了不一样的解读。
借由这些学习,扩开了在心理咨询领域的视野,打算先了解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报名了线上的“壹心理”读书会,通过听书对心理学的历史、流派、发展做了个大致的了解。
参加了线上完形心理咨询的三年网课,目前已经完成了四期的学习。通过观摩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对话,体会完形心理咨询的过程。
借由奴隶社会关注到了一土教育和诺言社群,在社群里参加了几次线上的直播,对于教育生态有了更深的理解。报名参加了一土的幸福力训练营,正在进行中。
少儿提升类的学习
C计划是我一直关注的课程,学习了平台上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独特的洞见”、批判思维的课程,更多的是在日常和她她的交流中去实践,在“她她的王国”公号里做相应的记录。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去带领她她提升各类能力,了解到了SEL社交情绪管理课程以及财商教育等领域,但因为时间和精力,暂时没有开始学习。
其他
还好,还有一些诗和远方。比如尤克里里,跟着小伙伴学习练习,报了课程了解基础,断断续续地一直练习着。
一直想要多看文学类的书籍,印象中也就是看完了《城南旧事》、《人生海海》,重新看了一遍《刀锋》和《月亮与六便士》,听了樊登读书里的《浮生六记》并买了纸质书来翻了翻。
樊登读书一直跟随着听完了328本书,其中亲子和思维类的很多书都听了超过5遍,还买了相对应的纸质书籍。
买了50多本书,只看完了不到10本,这些书里,有些是工具类书籍,有些则是在每天的晨读里翻阅用的。接下来的日子里,该买的继续买,该读的继续读。
加上各个学习APP的免费体验课、各个社群里大大小小的读书会、每天的开言英语,和上面所有的内容,构成了我今年的学习。
变化
学习会上瘾。
相信很多学习者会有同感。相比以往的学习,我觉得自己有了一些转变:
愿意接受去上一些个人咨询类的付费项目。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底层知识之后,大多数问题是可以自己找到解决办法的,但是在一些点会卡住,这个时候个人咨询就更适合了。在行、简单心里、壹心理和一些公号都提供这个付费项目,价格也趋向平价,我在ME+里也开始尝试着做个案,目前效果还不错。
愿意去试错,接纳一些刚开发出来的课程,也接受课程里的不完美。以往学习会带着一个评判,似乎挑出一些不完美才能证明自己的优秀。学多了就理解了这个逐渐完善的过程,给予课程主办方宽容和理解,给予自己换位思考。
有意识去察觉团体的作用,因为线上课程大多数的互动和联结是通过社群、视频来实现的,明显感觉自己的互联网社交上有了很多心得体会,在课程本身之外,去收获团体和团体带来的新知。
感受
未雨绸缪——永远不要等到用的时候再来学,那个时候焦虑感和急切的心态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保持好奇,不要觉得有用才去学。——永远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当你觉得与你无关的时候,去学习证实一下是否无关,过程中也许会有惊喜呢。
报名容易学习不易——在报名缴费的时候甚至之前,就先把时间安排出来,提醒做好,只有真正去学了,才是自己的。我通过滴答清单提醒,浮窗提醒和每天的独处时间来整理,才做到了这些课程学习的完成。
调整
诗和远方,想多读文学类的书籍,尝试写作。现在能想到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养花和写书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