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攻吴轻敌大败,陆逊坚守哀兵大胜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九章说,“祸莫大于轻敌”。意思是,没有任何祸患比轻敌更大的了。简单来说,就是“骄兵必败”。

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老子是不赞成动用武力的。但到了必须战斗的时候又不得不战。在战斗中,轻敌是可怕的,一旦轻敌,那么失败的命运就不可避免。

曹操煮酒论英雄,对天下豪杰之士评头论足,认为袁绍、刘表、孙策都不算什么,唯独对刘备另眼相看,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可是如此英雄的刘备,却因为犯了轻敌的错误,而使蜀国大伤元气。

关羽被东吴杀害后,刘备感念兄弟之情,为了给关羽报仇,便率领精兵进攻东吴。刚开始的时候,刘备指挥得当,将士用命,吴军节节败退。面临这个重大危机,孙权大胆起用书生陆逊统帅大军。

刘备听说孙权用一个书生为帅,差点笑掉大牙,根本不把陆逊放在眼里,天天让人前去骂阵挑战。这陆逊却并非一般的书生,他的才能堪比已故东吴统帅周瑜,腹有良谋,精通韬略。他任由刘备叫骂,只是坚守不战。

蜀军自开战以来,节节胜利,见吴军不敢出战,便产生了轻敌思想。天气渐热,刘备便将军营移到山上,连营七百余里。陆逊见蜀军移营山上,又见山上树木丛生,于是当机立断,决定用火攻。战斗打响,吴军放火烧营,蜀军被烧死无数。幸亏有赵云领军前来接应,刘备才得以脱身,逃到白帝城,不久便郁郁而终。

两军对抗,力量大致相当,骄傲的一方常常会失败。东吴实力本就相当强大,战争之初,东吴之所以起初节节败退,是因为孙权没有想到刘备会起倾国之兵投入战斗,在军事上准备不足。如果刘备此时见好就收,那么他就是最大的赢家,但他被一系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灭掉吴国,拒绝议和,最后招致重大失败。

其实,不仅用兵是这样,为人处世也是这样,骄傲自大的人往往会大意失荆州,招致失败。而处处以弱者自居,忍辱负重的人,往往能绝地反弹,取得最后的胜利。

今天各种竞争都加激烈,这就要求我们永远保持清醒,洞察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在竞争中取胜,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切忌以为自己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骄傲自满,这样只会招来大的失败,甚至是自取灭亡。

(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