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读此文者,当下得解脱。
一早醒来,感觉冷气层层逼近。这样的日子,必须投入快乐的事情。
点一根沉香,引香,净红尘。翻一本好书,读书,以为伴。
永远不要嫌独处的时间长,因为无上的智慧比时光更绵长。
一个人,只要踏实下来做有益于成长的事情,是不会焦虑的。一个人,只要持续发心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是不会孤独的。哪怕暂时没有好的结果,心也是有能量的。
未经训练的心灵,终将一事无成。
有一部分温柔的人是这样诞生的,他们亲身经历许许多多的苦难过后,决定让其他人不再像自己这般难过。用这份苦涩的体贴,生化无数心灵诗篇,颤动无数颗驿动的心。比如,王阳明。
那便要,跟有结果的人学习,跟有经历的人玩,跟命旺的人在一起。毕竟庸众和圣人的区别之大,比地球到火星都要远。
网上说,四十年前,人们惊呼武侠小说会毁掉下一代。三十年前,人们惊呼流行音乐会毁掉下一代。二十年前,人们惊呼电视节目会毁掉下一代。十年前,人们惊呼互联网会毁掉下一代。现在人们惊呼,游戏会毁掉下一代。
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毁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不折腾,是最大的生产力。
这让我想起泰戈尔说的那句: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
实际上谁也不会被谁毁掉,只是信了不正确的指引,给自己注入了毁灭的程序,从而运行出的结果。那便是,越低级的谎言越有人深信,因为那正好与他的智商相匹配。
所以,到一个好的能量场,就是到一个生命制高点。借场如借命。
构成一个人命运的,是他的选择、他的行为和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不管什么样的生命史,究其根本,都是他心灵的显现。
正如达芬奇所说:你只要尝试过飞,日后走路时也会仰望天空,因为那是你曾经到过,并渴望回去的地方。
人在智慧上、精神上的发达程度越高,人就越自由,人生就越能获得莫大的满足。
沈从文先生说: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酒田园梦。
其实吧,田园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状态。只要人心中怀有淳朴情愫,把诗意渗透到淳朴的生活中,就是田园。不论处于何处,皆有自由。
唯其心淳朴,所以自由。生命的制高点,是更高的心灵自由度。
道不远人,但是要观世界,才有世界观。讲真,桌上的书,有些我曾经是看不懂的,后来也是常读常新。
当真是,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人生经历的合集,让生命的厚度得以增加。无论如何,不能丢掉探寻人生真理的热忱,丢弃那颗感受世界的心灵。
庄子讲的有一个故事:有一种一只脚的神兽叫夔,他羡慕有很多只脚的千足虫,千足虫羡慕没有脚的蛇,蛇羡慕没有身体的风,风羡慕能看见万物的眼睛,眼睛羡慕蕴藏其中,感受世界的心灵。
有情众生珍贵的,就是这颗心。
从黎明到黄昏,一心不变,胜过一切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