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自信表达,你和超级演说家可能只差一步的距离

你是否一上台演讲,就浑身发抖、声音颤抖、说话打结、大脑也是一片空白,觉得上台演讲是比死亡还要恐怖的事情。

而看着别人在演讲台上妙语连珠,神采飞扬,台下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这一切是不是都让你羡慕不已?

别急,美国著名的传播学教授约瑟夫•A.德维托,教你也能拥有这项技能。

他所著作的这本《自信表达:演讲家的十项修炼》,是一本“手把手”教你公开演讲的书籍,书中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步骤,指导我们一步步的学习和掌握这项技能,让普通人也能拥有良好的公开演讲技能。




《自信表达:演讲家的十项修炼》这本书,自2011年问世以来,就广受好评,也被美国通史和传播领域视为经典之作,更为全球140多所名校使用的演讲教材,职场百万学习者提升表达能力的指南。

作者约瑟夫•A.德维托,数十年来一直从事传播学、媒体、演讲和修辞学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著作颇丰。


公开演讲的十个步骤

自信地发表公开演讲,既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也是非常令人兴奋、极具挑战性的。在这本书里,作者为我们列举了准备一次成功的演讲所需要的十个重要步骤。

第一步:选择话题、目的和论题。当你开始准备一次公开的演讲,可能你就会有这样的疑问:我该讲些什么?

而在数以千计的选题中,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可以遵循以下几点:有实质性的内容、适合演讲者、适合受众、对文化敏感。

其次是演讲的目的,即这次演讲,你想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想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比如,你是一名律师,那么在审判庭上做总结陈词,那么你的演讲,必须是说服性的。

除了具体目的外,还要特别关注论题,论题是演讲的中心思想主旨和精髓。论题,也是你的观点,是你想要受众从整个演讲中得到的东西。

需要注意的是:论题,应该使用完整的陈述句,而不要把论题表达为疑问句或句子片段,这样就无法提供清楚、明确的重点。



第二步:分析受众。受众是带着共同目的来倾听演讲的一个群体。

每个受众来听演讲都怀有自己的目的,或是学习新知识,或是学习某个实用的技能,所以演讲者要时常问自己,你的演讲内容是否能让受众有所收获。因此,了解受众就很有必要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据收集、面谈和推断这四种方法来了解受众。

其次,受众的分析也要考虑六个主要的社会学和人口学变量,即年龄、性别、性取向、教育程度、宗教和宗教性、文化因素。

最主要的也是要让受众意识到,你跟他们是在一起,你同样在倾听他们,并且你也会时刻回应他们最关注的问题。

第三步:研究演讲。通常来说演讲都不是即兴的发挥,所以就需要寻找一些信息,作为演讲中材料的来源,这也意味着要研究这些材料。

信息的来源主要有,图书馆和网络两种主要的研究路径。这就涉及到一个信息的评估,众所周知,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任何信息,网络上的文章,可能出自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也可能出自一个小学生。

所以评估网络材料时,要判断信息是否准确。而信息的评估,也要遵循公正性、准确性、时效性、可靠性、充分性这五个标准。

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避免剽窃信息。就是当你在公开演讲中,要使用他人的研究信息或图像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仅告知受众这些信息出自哪里,还要具体说明你的哪些内容使用了他人的信息。



第四步:收集支撑性材料、使用演讲辅助手段。

支撑性材料,是有效的公开演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使演讲内容更具体,使受众更有兴趣、注意力更集中。

而支撑性材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是演讲的关键。不要试图蒙便蒙骗受众,让他们把一个虚假的例子当成真实的,一旦让受众发现真相,他们就会感到非常厌恶,所以,无论你的例子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都要让受众知晓。

其次,在演讲中,辅助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适当的增添一些视频或音频,来帮助你更清晰的阐述自己的想法。例如,如果你希望他们能够明白品牌A优于品牌X,那么可以考虑用一张柱状图来说明品牌A的优势。

当演讲者使用视频或音频辅助手段的时候,受众往往会精神一振演讲,辅助手段为受众的视听世界增添了多样性,而这一点是深受受众喜爱和好评的。

对于线上和线下的演讲来说,辅助手段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点缀,更是演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受众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正在说话的人脸。



第五步至第七步:组织演讲。

完整的演讲稿包括开头、过渡和结尾,开头要吸引人,过渡要自然,结尾进行总结和呼吁,写完之后还要修改,让演讲稿更通俗易懂,具有吸引力。

要组织好演讲稿,首先要选择要点并表达出来。这也是演讲的第五步:形成要点,可以通过提一些策略性的问题来形成演讲的要点或议题。

在你确定好演讲的要点后,接下来就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安排这些要点上,这就到了第六步:组织要点。合理的组合要点,才能让受众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你所讲述的内容。

最后第七步:构建演讲的开头、结尾和过渡。演讲的开头有三个功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建立演讲者、受众和话题三者之间的关联,为受众做演讲导入。

我们都知道,第一印象会影响人的认知,而且很难改变,因此,演讲开头十分关键。

演讲的结尾也尤其重要,因为这通常是受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演讲的结尾主要有三大功能:即总结全篇、激励受众和结束演讲。

而演讲中的过渡,可以帮助受众更准确的理解你的演讲内容。过渡部分,是指用于帮助受众理解演讲逻辑、论题、论据并了解演讲进度的语言、短语或句子。

所有这些作用都让你的演讲更具连贯性,也让受众更易于跟随你的思路。


第八步和第九步:完善措辞和排练演讲。

首先第八步:完善措辞。准备好演讲内容之后,你的表述一定要清晰易懂,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递给受众。

其次第九步:排练演讲。通过排练演讲,可以帮你控制演讲时长,检验整篇演讲的流畅度,测试演讲辅助手段,发现技术问题并及时解决。

第十步:发表演讲。

演讲是通过熟练掌握音量、语速、音调、停顿、吐字、发音等要素来实现有效的声音传递。

而前面所走的九步,都是为了这最后一步——正式登台发表演讲。这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可以说是成败在此一举。

演讲的总体效果除了语言外,还有你的动作、手势、面部表情等都会影响演讲效果。在整个演讲的过程中,都要与观众保持目光交流,避免只看几个人,或者盯着事物的情况发生。



写在最后

公开演讲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能够熟练掌握的,那么,就需要后天的自我训练。

在约瑟夫•A.德维托所著作的这本《自信表达:演讲家的十项修炼》书里,作者将公开演讲分为十个小话题,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来分析和讲解。

让我们不仅学到公开演讲的技能,提高我们日常人际沟通的顺畅度,还可以帮助我们的思想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还等什么呢?赶紧阅读起来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