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收到一位妈妈的私信,说儿子每次上台演讲都特别紧张,导致每次演讲的表现都不是特别好,问兰兰妈要怎么克服这种紧张的情绪。
其实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很多孩子,尤其是性格较内向的孩子都不愿意上台发言,或者感受众人的注视,这样会让他们觉得手足无措,说话也会失去逻辑、颠三倒四。还有的孩子因为紧张过度,都没法流利地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家长们不必太过焦虑,孩子上台发表演讲会紧张是正常现象,即使是我们成人上去发言,心里也会有“砰砰跳”的感觉,何况是一个孩子。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尽量去克服上台演讲的恐惧感。
01
紧张,不一定是坏事
记得我家凯凯有次上台演讲,下来后一直跟我说,刚才在台上紧张死了,感觉说话都要结巴了。然后晚上回家看电视,他就奇怪为什么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一个个都淡定从容,跟观众们谈笑风生,好像一点都不紧张的样子。
兰兰妈就跟凯凯说,“你看那些主持人仿佛很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觉,其实他们都会紧张,只不过被很好地控制住了而已”。
凯凯一开始还不相信,跑去问我家的机器人先生。因为凯凯他爸经常会参加一些演讲,参与一些授课什么的,儿子就想问问自家老爸在台上演讲的时候到底会不会紧张。
答案,是肯定的。
其实,所有人上台后都会出现一些紧张、恐惧的感觉,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而这种看似“怯场”的压力既来自于观众的压力,也来自于自己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害怕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怕自己把这场演讲搞砸。
我们不应该去苛责孩子,说他胆子小,不够自信,而是要告诉孩子,上台紧张不是你的错。
而且,适度的紧张不仅不会影响发挥,反而能提升大脑的活跃度,使人思维迅速,反应敏捷。就像很多人在参加考试的时候,因为肩负着升学压力,紧张中答题却得到了超水平发挥,就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首先要让孩子接受,“上台紧张”是一件再普遍不过的事,这压根跟胆小没多大关系。同时,我们要教育孩子,不管是上台演讲还是参加比赛,我们更应该注重每一次参与的过程,看自己在这一次经历中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02
一定要准备充分
演讲的紧张,除了来自于他人,剩下的就取决于——对演讲内容准备的是否足够充分。
兰兰妈觉得,每一次演讲,开头是否新颖、有趣,是一场演讲能否在一开始就抓住观众胃口的关键。
在美国,很多的综艺、脱口秀之类的节目,开场方式都特别的搞笑轻松,主持人总是会用逗趣幽默的方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当然,如果孩子要进行的是一些话题相对严肃的演讲,那么开篇就不用太过搞笑,保持新颖、有吸引力就足够了。然后,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在演讲中多加入一些生动的事例,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
记得当初,我还没毕业的时候,曾经去央视当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记者,采访过很多著名人物,像歌唱家李双江、李谷一等名人。因为那会还是学生,我在面对这些颇具名气的人物时难免会紧张,
于是,我只能在准备采访上下功夫。
那会每准备一期采访节目,我都需要提前查很多资料,来了解这些名人的背景信息,尽量熟悉他们各方面的情况;同时,我还要对每一位采访对象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那段记者经历教会了我很多,也让我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没有人可以毫无准备地开始一段精彩的演讲,我们永远无法知道,那些著名的演讲大师在台下到底花费了多少时间来准备每一场表演。
所以说,世上没有坏的演讲,只有准备不足的演讲。如果孩子要参加演讲比赛,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准备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大大减少上台演讲的紧张和恐惧感。
03
缓解紧张,演讲练习不可少
很多孩子上台演讲总是磕磕顿顿,还有一点关键原因是——没有经过有效的演讲练习,所以上台后一紧张就容易发挥失常。
我家机器人先生经常会到各地去演讲,他每次在演讲前就会做很多的准备,来保证每一次演讲都能顺利地完成。
之前他在苹果公司的时候,每次到公司产品发布的期间,上到老总乔布斯,下到公司的各层人员,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因为随时会有上台演讲的可能。那段时间,乔布斯也会放下手头的所有事情,专心地演练新产品的讲解,甚至多达上百次。
我们能听到乔布斯超具亲和力、感染力的演讲,正是建立在他台下无数次的练习上。
所以,演讲练习非常重要。下面几种方法都是非常好的练习方式,兰兰妈推荐给大家:
1
对着家人演讲
当孩子熟记自己要演讲的内容后,可以鼓励孩子对着家人进行演讲。家人之间比较亲近,孩子不容易产生大的紧张感;而且家人可以给孩子指出一些演讲过程中的小毛病,比如眼神、手势、语音语调、每一次的停顿是否合适等问题。
2
把孩子的演讲录音
孩子自己在练习演讲的时候,家长可以把孩子的整个演讲录下来,然后陪着孩子一起回听。
在回听过程中,家长比较容易发现孩子在演讲的时候,有哪些不足,比如,语速过快、口齿不够清晰、漏字错字等毛病。
我们帮助孩子把他讲得不好的地方一条条写下来,提醒孩子下次演讲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点。
3
到实际场地进行演讲
当孩子经过多次演讲练习,感觉还可以了的时候,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当天要演讲的场地再进行演讲。因为提前熟悉环境可以减少孩子上台演讲的紧张感,也可以增加孩子在台上的自信,以保证下次真的登台演讲时不至于紧张到手足无措。
对于较年幼的小学生来说,一般是采用背诵的方式来进行演讲,并且看重声情并茂;而对于中学生、大学生来说,可能更多会在准备了演讲稿的基础上进行即兴演讲。而无论是哪种方式,都离不开多次的提前演练。
最后,再附上几个可以有效缓解紧张情绪的小窍门:
·如果孩子不敢与观众对视,那就告诉他,看观众的头顶就行了。
·如果孩子会发抖,就让他不要把纸拿在手上,因为纸会扩大发抖的程度。
·实在紧张的话,可以让孩子手里握一支笔或者直接握拳,这样可以把紧张感转移到手上。
·如果孩子总是担心自己忘词,那就让他直接把演讲稿或笔记本带上台。万一真的忘记了,也可以当场查看讲稿内容。
·上台前,多做深呼吸,并用语言暗示自己,比如“你是最棒的”、“我有信心完成这次演讲”、“我准备得很充分,相信自己没问题”之类的句子,这样可以增加自己的自信,也能有效缓解紧张的情绪。
总而言之,要想克服孩子对演讲的紧张感,首先是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然后就是勤加练习,让孩子多演练,多开口。家长也要鼓励孩子别怕出错,就算这次演讲表现得不好也不要灰心,因为我们还有很多机会。我们要让孩子敢于去不断尝试,这样才会在一次次演讲中进步。
不管是内向的孩子还是外向的孩子,演讲都是一门需要不断磨练的艺术,家长大可不必为家有内向的孩子而过多焦虑。说不定,孩子能在一次次演讲练习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每一个细节,大胆尝试,最终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演讲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