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君子话不轻易说出来,因为他们以自己的行为跟不上诺言为耻辱。”
[解读]
古者:古之君子。
言之不出:不妄然出口,不轻易许诺。
耻:以......为耻。
躬:身体,自身,亲自。
逮:及,赶上。
古代的君子不讲话则已,一讲话必定是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不出,是指不轻出。不轻出,也不等于说什么话都得反复思量,言之不出,专门指一些需要行动兑现的承诺,必须慎重,这些话的重点不在于说,而在于做。
“耻于不逮也”,说了做不到会感到很羞愧。圣贤、君子,不会把自己置于耻辱的境地。先做到了然后再说,这样就会远离耻辱。
孔子认为做人应当谨言慎行,不要轻易地对他人作出许诺,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自己的威信也就降低了。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要遵守诺言和说话要算数的道理。我们所说的,和所做的要一致,所做的又跟所说的是一致,言行合一,这是君子所为。
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人,十有八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说空话不会给人带来任何发展机会,说话算话的人才受人尊敬。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充分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时间,说到了就要去做到。
[读后启示]
作为职场和家庭生活而言,一个人如果言过其实,或者言行不一,很容易招致怨恨和不满。
学海无涯,人的认知有限。人们无法保证自己说的话正确,所以我们不要夸夸其谈。
任何事情答应得太快了就不容易兑现,而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先做后说,人要务实,要言出必行,要谨言慎行,说到做到。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我们要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在完成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