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出来的时候,我高中毕业,带着我爸的祝愿和希望就来到了广州。带着一线城市的印记,和每个广州人一样,拼了8年。
我老公家里是海陵岛的,记得读大学时第一次去他家玩,下了高速又开了40多公里的县道。第一次知道,南方也可以看到银河,也有穿梭在稻田里的风,还有路边小水渠里常住的牛蛙。
然后,看到了大海。
我对海从未依恋,一直喜欢人文和风景的结合。海陵岛的南边是真正的大海,没有边际的大海,这里没高楼,没阻挡,风可以横行无忌。之后的阴差阳错,我就成功返乡了。
两个日料店关门,我老公回乡,我在中大的岗位可有可无。整个暑假,我们没开空调,晚上洗了澡,就爬到楼顶的天台上,吹凉了身子再躺下。傍晚的天边一定是有晚霞的,回家进到村里,有十几只白鹭就站在田间,牛身上,兀自地望着你,鸡呀鸭呀就大摇大摆地在路上走来走去,你要小心开车,可别碰到他们。
不过,晚上就无聊了。没什么地方闲逛,吃过晚饭,村前的那条大路走了几次,整个村子都乌漆嘛黑,有那么几只萤火虫飞来,又不见了,没有路灯,你就怕着邻居那条黑狗会不会冲过来咬你一口。村里的黑夜适合耐得住寂寞的人。
村里买东西也是不方便的,如果要喝益力多,要骑车去镇上,如果你去晚了,就没了。只能做好规划,淘宝京东。耐得住这片寂静,安排好吃喝,收了心念,空无一物的生活就开始了。
海陵岛是个矛盾的岛,一年有4个月是旅游旺季,游客几千万的入岛,用钱霸占我们的道路和仅有一点的公共设施,沙滩。这对我的影响没多大,只是半夜要忍受沙滩游客的烟花,还有歌声。过了每年的十一,整个岛都安静了。所有的资源都是我的了。五星级酒店对着大海的咖啡厅,干净宽敞的马路,一路畅通的沿海盘山道,半夜,海浪拍打岸边的巨大的声响,还有宁静,宁静。
肆无忌惮的海风这个时候就更疯狂了,打开家门,海风就从阳台的门跑出来拥抱你。走出停车场,摇下车窗,他又来撩你。这里的风,空气,道路,大排档,都不用共享,都是你的。不用和几百万人抢着呼吸,不用站在城市里那两栋楼中间等风,不用排队,不用眯着眼去找被建筑物挡住的晚霞,不用,不用那么行色匆匆。
再回广州,已然不习惯那里的空气,含氧量低。不习惯沙丁鱼罐头的地铁,看着以往自己常常换乘的昌岗站,周围太多太多的行人,深深敬佩人类的忍耐力。估计再也回不去了。
乡下自然物质的贫乏,让人修心养性,慢慢可以抵挡诱惑了。以前在广州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每个月一次的禄鼎记,海底捞,烤肉。这里都没有,就心里想着念着,然后就真的不想了。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还是朴素的生活,简单处理的食材会去掉欲望。去了心里的欲望,就觉得心就沉到大海里了,连理想都没了,就剩下宁静,宁静,还有可以随时随着浪摇摆的神儿。
每天6点半去码头,或者更早。10块钱解决2个人的早餐,中午是前一天晚上带的便当,晚上经过菜市场,买20块的青菜,吃3天,晚餐喝粥,有时候是鱼,家里鸡下的蛋,然后去跑步,家里投影仪开着看个电影,睡前站在阳台上看看夜里深沉的大海!浪一个接一个,周而复始!
城市的一切可能都和我无关了吧!霓虹灯,大超市,摩拜,禄鼎记,购书中心,正佳。我的心都离开了,也再也说不出,回广州这个回字了。
乡下好不好?有人问我,我不知道怎么回答,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吧!不强求自己,不难为自己,让自己可以伸展的环境,就是适合的。
我回乡下前一年,拼了命似的想离开原来的生活,开始面试,一年半内做了六个不同的工作,从民企到外企到国企,运营经理,培训师,市场开发,和酒店相关的,高端服务的,保险的,做了都觉得不舒服,不知道是不是做老师松散惯了,一上班就觉得自己被关进笼子里,难受得想哭。又不能全身心投入,每换一个工作我就告诉自己,这个工作内容不合适,下一个行业会适合的,结果,屡试屡败。认真想想,有人就是真的不适合朝九晚五的工作吧。
于是很多人问我,你放弃城里的一切,稳定的工作,便利的居住环境值得吗?其实我没有做出很大的牺牲,一切水到渠成,随心,随缘。
如果生活都是固定的,没有不变了,也就无聊了。这是我的适合。一个海边的小房子,一个简单的工作,每年一个固定的假期,希望可以十年,一辈子,不变!
环境在改变人心,人心也在改变环境,自然而然,都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