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六月是沉重的,那么七月就是欣喜的。如果说六月是匮乏的,那么七月就是丰盈的。七月里,因为闲暇时间的增多,让我这颗干瘪的海带菜终于支棱起来了。坚持阅读和书写,我成为了行动派。七月线上线下做了两场分享、去武乡学习了五天、更新公众号十三天、涨粉37人。七月,我既不留恋过去,也不奢望未来,只专注过好当下。
七月八日,作为区名师工作室“弘扬教育家精神”宣讲团成员,应邀到渤油一小做了《弘扬教育家精神,朝向时代大先生》的讲座。这是六月就定下的任务,只是没料到要去小学分享。为了拉进与老师们的共鸣,我分享了一个故事。从教之初由于备受初中生折磨,我很期待去小学教书,觉得那才是我的理想课堂,一双双小眼睛亮晶晶,一排排小手高举如林……直到我应邀去为三年级的小学生讲绘本,混乱、无序、失控,是班主任解救了我,从此心中的一个梦想轻轻破碎了,从此我对小学老师充满了敬意。也许是这个故事吸引了大家,那天的分享比较成功。
七月二十三日,我又以“文豪,为什么越来越受欢迎?”为题,做了一场线上分享。为了这一个小时的内容,我看了多本书、写了9000字的稿子,让自己的大脑高速运转,所以越讲越激动,真是酣畅淋漓啊!
也许是近两年工作压力太大,也许是年龄渐长惰性越深,也许只是短视频改变了我的大脑,总之我已经很久不能沉浸式地深入地专注学习了。所以去武乡之前,我对自己其实是没信心的。在27日的开班仪式上,我还感觉到自己与环境的疏离。很有仪式感是我的评价,但我并没有卷入。直到破冰活动,我们一个又一个地发言,叽叽喳喳地讨论,刘祥老师顺着话题总结,30分钟的一场微讲座深刻地击中了我的心。原来还可以这样写作,他们可以,我是不是也可以呢?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我认真听讲、认真思考、认真复盘、认真写作,简直像高考生一样努力。武乡五天,我完成了7000字的书写,把刘老师的技巧运用其中后,三篇文章阅读量超过一千。我的成长清晰可见,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学习唤醒了我内心的热爱。写,不问理由;写,总有收获。写出来,才知不足;写下去,才有进步。深度卷入,才会有更多收获啊。
七月,我的世界在阅读中、在行走中、在书写中无限蔓延;七月,我的心田埋下了希望的、渴望的、期望的种子。七月,又一只犟龟上路了。前路有风景,也有风雨;前路有庆典,也有落寞。但是,谁怕?行动,胜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