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篇
记录学习的心路历程。
2.考试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刚刚完成新的考试报名,准备参加今年2021年4月的自学考试,并且一口气报了四门,真真是佩服自已的勇气。去年下半年的时候,经过自以为是的深思熟虑,决定参加自考,暗下决心,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今年一月,令人难忘,每天惦记着考前十四天的健康申报,第一时间打印好准考证和健康报告表。那天在常熟理工学院闻道楼前,排起长队。有人谈笑风生,久经沙场的样子;有人埋头复习,一目十行的争分夺秒;我怀着忐忑的心,跟着站在寒风中,似乎在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考场在走廊的尽头,可能这门课报考人数实在太少,安排与另一门课程在同一个考场,令人遗憾的是,当天应是二人来考试的,另一个TA却没来,我坐在一张空位后面,孤单的只能一个人在这门课上奋斗。精心准备的透明文件袋中有两块像皮、多支铅笔及水笔、甚至还有直尺,实际上一直只用了一支水笔和铅笔。
最后半小时的时候,可以提前交卷了,通览一遍答题纸,该查都查了,能做的也都做了,开天窗的依旧刺眼醒目。考另一门的同学三三两两的举手交卷了,在老师走到我身边时,我居然也不争气地举起了手。
走出嘈杂的大楼,天色要暗下来了,有点阴冷,然后悻悻地回家。
3.教材
说起这门功课,有点让我无语。从江苏考试院查看的课程代码是03137,但网上找到的学习资料全是对应的代码04741。从淘宝上选购教材时,这两本书也都有!最后还是选了一本号称是03137的。教材和学习资料看起来不一致,这让我很纠结,直到考试交卷的那一刻。
仔细读过书本,又看了历年04741试卷,发现似乎03137的课程内容要少一点,这样看来题目也许会简单一点,那么问题也来了,历年试卷上我不会做的题,比如某些计算题,我就安慰自已这个不会考。
要说互联网真是伟大,在网上找到了不少的参考资料。虽然有些笔记内容已经陈旧,这些曾经前辈们的努力,经过时间的洗礼,注定要退出舞台,课本上再也找不到身影了,但大部分内容还是可以拿来复习的。
写到这里,我想我应该把之前学习的资料整理出来,放上网盘,供有需要的同学下载,日后还要尽可能补充完善资料,这个福利就放在文末吧。既然如此,顺便申明下,一方面所有资料均是从网上搜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另一方面资料正确性和完整性不能百分百保证。
4.学习
时间有限,每天看一点。精力也有限,每天只看一点。作为第一次的试水考试,我的态度有点矛盾。人到中年,学习能力与记忆力双重下降,唯一的优势做了多年的桌面、网络运维,不少课程的内容多多少少了解一些,然而一些概念,免不了还得跟小学生一样背一背。
懂点网络知识的都听过OSI参考模型,甚至7层名称按从下到上或从上到下都能背得滚瓜烂熟,这门课程就是对每一层的具体功能,就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对于这种理论的学习,非常枯燥无味,只能硬着头皮看书。
记得考试最后一题好象是问TCP报文段首部的格式,格式我只是草草看过,只记得源端口、目的端口各占2个字节,再后面就不确定了。另外学习时所做的历年04741试卷,上面是没有判断题的,却考到了,好象有五题,遇到模棱两可的判断,最后只剩扔像皮听天由命的份了。熟读课本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考的就是对知识点吃透。
计算机是让我发怵的题目,刷题时这类题目的正确率一直是浮浮沉沉,举旗不定。这些让我明白纯自学的一种弊端,有些题目没有老师的讲解,自已要吃透很难。考到一题,从月亮到地球上传输照片,根据给出的的相关条件,计算照片大小,这题我是做得很有把握,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收到从火星上传回来的照片,可以把月球改火星了。但另一题是关于信道及容量的,信噪比发生变化,大概率要用到香农定理,对这题我是大眼瞪小眼,找老师多要的一张草稿纸,也只起到了浪费的作用,其实是思路混乱不懂计算。坐着靠窗,漏进窗口的阳光慢慢后退,我对自已说,也就只能这样了。
一句话,课本看看熟,历年试题练习下,及格还是相对容易的,高分有点难度。
5.成绩记录
专业: 2080709计算机网络
已通过课程:03137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2021年1月,75分)
文末福利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e6eLxjHttVHVjtIZVwNZA
提取码:q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