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旬,我通过网络平台订购了三张前往杭州的机票、三张返程的火车票。当时机票优惠,可选性极高。此次外出,游玩、探友的成份较低,其看似不着调的主导因素是让他经历第一次。即第一次乘坐飞机与火车。随后,我们一家三口按照票面上的起讫点,陪同他第一次地往返。
此举他人定会不屑寒喧,过于溺爱;更有坦率直肠者,会一针见血抨击,属顶尚生活,高不可攀……何种言论,我均理解,并欣然接受。本人及家庭境况一般,无高薪不高调。为何将此事呈于纸上、公于网络?今仅阐述个人观点,绝无以点带面、指点迷津之嫌。
乘坐天上飞、地上跑其一的交通工具之举源于他入小学后的“唠叨”。每逢暑假或者节假日,如无特殊情况下,我都会持有携他外出的冲动。不常有的外出都是选择自驾,以便于携带随身物品。一路高速,途中视野有限,甚至无心顾及便恍惚入梦;来到异地,入住安排妥当,便开始次日的自驾游……有时去外地探友时,也是驾车前往。固定的外出形式,熟悉的车辆与人,似乎无法满足他好奇的心、异动的思维。在与同学交流时,不经意间无邪中会涉及外出过何处?乘坐何种交通工具?……还一次没坐过飞机、上过火车的他到家后开始追问,两种交通工具速度多少、感觉如何、何时让他也坐坐……时间过去一年半载,或许通过电视观看到又提起。我们一通的解释只有效在当时。时不时地,他会自言自语、也会以商量口吻、当然也有一丝埋怨……于是推来拖去,便有了开头的订票、外出。在进入机场、候机、乘机时,他眼里东张西望、好奇骚动,随着起飞时的眩晕、空中遇雾时的颠簸、下降时的耳鸣已荡然无存。起飞后,我看到他的表情,呆滞、恐惧、难受,全身在空悬中挣扎,在防备一次次颠簸显得格外紧张,甚至无法承受。我和妻子交待他如何使用些许小技巧,如咽口水、紧安全带身子往前倾等。可他试了几次,效果不佳,开始烦燥起来。坐飞机哪像开车,找到合适地点就停。当时的我也有晕机现象。我便通过以身说法讲述而分散他的紧张、烦燥与恐惧。所有人乘机,不分大人小孩,首次乘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爸爸也是如此。上次下机后,耳朵一直嗡鸣;起飞与下降,心里非常难受,一会儿闭上眼睛,再者想想高兴之事,还可以抬头看上方的屏幕播放内容……不知不觉便到达目的地……只有第一次尝试后,下次你会有经验与预防,就如你小时候毫无顾及地奔跑在鹅卵石小路上无意间摔倒了,摔得很疼,你大声哭,妈妈告诉你“下次还会这样跑吗?……”这是一个道理。妻子在一边不时地把拨好的桔子填入他的嘴里。不知他听进多少,途中有所平静,但仍在坚持。一小时后,飞机开始下降,他又开始不安、反感起来,甚至捂住耳朵、摇起头,极为不适。好在十几分钟后飞机落地。妻子咧起身子让他看窗外,告知他机已着地。他顿时轻松下来,开口便道“终于到了,再也不坐飞机了!”我和妻子选择了缄默。
在杭州短暂停留一天整,周日中午,我们按时来到了火车站。进入验票口、在大厅里等候、再验票往站台走,他是平静的。来到站台,看到停靠的火车,恰巧从台阶下来右转便是火车头。我告诉他这就是火车,且眼前即是火车头。他格外兴奋,说不出的喜悦溢于脸庞。热爱于用手机拍照的我留下他与火车头的合影。来到火车上,找到自己卧铺,安置好行李,他便成了窜天猴,脱掉鞋,一会儿躺在铺上,一会踩着窄小的扶梯来到上铺,一会儿摊开窗口下的小座椅,假装模样地坐在那看着外面,一会儿想去卫生间、硬座车间看看……乘坐火车近九个小时,我和妻子都乏了想睡,可他无此意,高兴点到了极致、遍了全身,使他欲罢不能。即使下了车,在回家的路上还兴致勃勃……我禁不住问他“火车飞机两样,哪样好?”当然是火车,我不想坐飞机!……我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演说,我们已乘坐众多交通工具,飞机与火车是第一次,舒适与否,自己自知,应自作评说与选择。第一次,有飞机上的害怕与难受,有火车上的激动与兴奋。两者过程不一,但都是路程。如你第一次在地板上开始爬、第一次勇敢站起来学着走、第一次单独放学回家、第一次走上表演台……最初始,你内心是担心的、害怕的,可真正经历了之后,从台上走下来时你的感觉是不是很轻松,有掌声时是不是很开心;从放学回家后,你是不是很勇敢“我一个人可以上学、放学回家”……回家路上,我喋喋不休,直至他开始有些困意,才觉得我认为是大道理的言论成为他的催眠曲。
杭州之行,与己与他,人生历程一段。成长中的第一次甚多,第一次,也是成长。对于孩子,注重第一次,是他经历,归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