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看书名就会被我直接放弃的书,因为我不需要减那么重,或者说我对减肥这件事没有太多的欲望;我似乎并不是一个合适的读者。
但,作为“热望读书会”开年第一本书,读罢后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本适合人人阅读的书籍。它,不光指导你如何进行体重管理,更重要的是在帮你寻找有关体重的源头;本书旨在通过心灵的疗愈实现身材的管理。
减重50斤,听起来像是减肥营的宣传语,采用一种用时短、减重快、反人性的方式。但作为心理研究者的作者,她的减重方式正好相反:时间不求短、减重或者更准确的说“体重管理”效果明显、心灵得到疗愈,甚至一辈子可以不再为体重而苦恼。
那么,她的秘诀是什么?先听听作者的故事。
她是家中长女,有一个妹妹。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妈妈忽然领养了一个儿子回来,这让她难以接受。更让她无法理解的是从此妈妈便偏爱养子,嘴巴里一直“我儿子…”,而对她变本加厉地贬低、忽视、利用…一直到她成年、成家、步入中年,母亲的阴影和不良的母子关系都对她的生活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而体重是其中之一。
临近四十岁的年龄,作者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前,在追溯自己体重问题的由来时,首先映入脑海的是遗传问题,因为她和母亲一样:吃很多自然长很多肉。但,为什么要吃很多,身体需要这么多吗?
源于此,作者才发现,在无聊时、紧张时、生气时、委屈时…能安慰自己的好像都是大吃一顿,食物的慰藉已远远超过了身体的需求。因此,体重以不可逆的速度不断递增。
母亲的不认可,让作者潜意识里用相似的体重去接近母亲,用加倍的努力和成果去取悦母亲,用容忍的态度和卑微去讨好母亲…她对母亲的不解和痛恨,一直压抑在心里,但不敢反抗。原生家庭的痛已深深扎根于心底,并成长为一棵脆弱的小树,极易枯黄,风的侵袭随时可能使它倒下。
这一切终结于她接受了一个事实:母亲不爱她;那一刻,云开雾散。
母亲不爱她,是因为母亲没有爱人的能力,她也在自己父母的忽视下长大,她充满怨言,但她又以同样的哺育方式来面对自己的孩子,直到作者才将这条家族承袭的不良纽带切断。
我们且不谈作者成功的减重是在学会了自爱以后的强大动力和正确方法,就父母于孩子的影响力而言,作者的实例如此令人震撼。
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父母的言语、为人、思维、认知…这些都将塑造一个个复制品;尽管学校和社会赋予我们更多的因素,但根基已夯实,很难撼动。
所以当下,为人父母对很多人来说,不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果,而坐享其成。孩子是一个生命,经由我们来到人世,我们有责任为其武装,让他有能力在这纷纷扰扰的人世间单打独斗。
但比起用物质富养的下一代,一个个精神饱满、积极乐观、勇敢闯荡的孩子才会更让我们做父母的放心,也让这个社会更有所期待。前提是:我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如果我们出生并成长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很幸运,可以把自己富足的爱给予孩子;如果我们在原生家庭没有被“富养”(相信这是大部分人的生长环境),我们也很幸运,因为一个难得的蜕变机会就摆在眼前。可以自己去探索或者求助心理专家,让我们的不幸就此戛然而止,让孩子接收到的只有爱的心流。
当看到作者真诚地向孩子读出自己忏悔的养育方式,我和她的孩子一样泪流满面。“天下没有不爱的父母”,或许他们只是不会爱;但我们要做怎样的父母,我们还来得及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