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万人空巷,看《渴望》,故事里的悲欢离合,装进了人性的万花筒。每个人心底,都潜藏着深深的渴望。
母亲这辈子,除了以我们几个争气的孩子为骄傲,一直渴望盖一栋楼房。路人的眼神,村人的语气,都会让她纠结,化作攒钱的动力。她的勤苦节俭,像极了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中那位父亲。从土房子,到砖大房,再到水泥板平房,母亲终于在2006年冬天,父亲去世五年后,盖起了一栋三层六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达成了心愿。
工作了,渴望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好老师,持之以恒,蜗行摸索。这么多年,一点一滴,在一个个通宵达旦的努力中,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每一个夜晚被孤独漂白了的四壁,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那天,跟友人闲聊,她很羡慕我精致的生活,赏繁花,做美食,写心情。就这样还能在业务上颇有建树,大家都觉得我成功得太轻松了。只因为没有看到我展示出点灯熬油的苦逼的状态。哭笑不得,我从来不将自己苦逼的一面暴露在外人的目光下。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才是用淡妆掩饰的时候。明媚别人的眼,阳光学生的心。“然后自己在黑暗中默默苦逼着。”她忍不住接话茬下论断。记得丰子恺曾说:“你有多糟糕,只有你知道;你有多优秀,大家都知道。”外部的眼光不能覆盖内心的荒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收拾心情,努力跟上,无限风光在险峰。
很多时候,在每日鸡零狗碎的繁琐里,耗费掉了大把的时间;在每节不被认真听讲的课堂上,消磨了如许真诚的流淌。这并不是我渴望的生活。
享受预设与生成碰撞出的智慧的课堂,课后可以静静地阅读,愉悦地码字,业余能够恣意地歌唱,自由地旅行,记录生命的轨迹。不为和语文无关的事情耗费心力,在浩瀚的文字海洋里,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在世界的博大版图里,自由徜徉,留下背影。
五月,海燕姐去澳大利亚了,悉尼的帆,布鲁姆的酒;可爱的袋鼠,嗜睡的考拉;瓦蓝的天,碧绿的坪;在黄金海岸扭一曲大秧歌。羡慕不已,心向往之,身不能至,只能神游。干闺女上周还在宝鸡,昨天一问,已经蹿奥地利去了。维也纳悠扬的乐曲,塞纳河古老的传说,布达佩斯的绿野,都在脑海里飘荡。今天妹妹微信呼我,请假去西班牙玩。噢,那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啊,宏伟庄严的马德里王宫啊!我只能看看书和图片了。就在刚才,师妹刚从珠海发来华灯初上的夜景……我的周遭,尽是璀璨旅程,让人有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冲动。渴望多几次说走就走的洒脱不羁,而非凌乱在一系列名字和一张张数据表格里,意义何在呢!
下午开家长会,我郑重地跟她们交心,让她们了解老师的付出与无奈,企图唤醒她们沉浸在浮华世界中的麻木。安慰别人的时候,一壶一壶的心灵鸡汤,仿佛自己是个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哲学家似的;被别人安慰的时候,感觉自己妥妥就是个智障。
六月别想了,七月,必须将灵魂放逐在路上!
田玲写于2019年5月17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