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太喜欢购买所谓当下的畅销书的,总觉得“迎合”的味道太重。前几日偶然收到京东图书满减促销的推送,因凑单的需要,加上一点点好奇,便将一本《拆掉思维里的墙》塞进了购物车。
此书读来很快,因为几乎全是故事,其主要观点也没有什么新鲜之处。两三章之后,我便看见了陈海贤的《幸福课》的影子——那是一个好朋友送的。它们看上去似乎并无关联,前者作者古典是职业规划培训师,后者则是心理咨询师。但两者所探讨的其实是同一个主题:何为成功,何为幸福?
这个话题实不鲜见,它充斥于各类心灵鸡汤书籍,在成千上万的公众号文章里随手一翻都能发现五花八门的解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顺着这个话题稍稍追问,就会触及那永恒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而这个问题,永不过时。
当然,与很多鸡汤不同的是,这两本书并没有站在道德或知识的制高点上语重心长,你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发自内心的那份真诚与温暖,我相信每一句话都来自作者自己的经历与思考,因为文字比语言更诚实。
他们试着抚慰我们越来越焦虑的情绪,试图让我们回归幸福的本源。或许有人得到了启示而顿悟吧,但恐怕多数人依然没有找到答案(当然,这很难),甚至更困惑。为何?
它们的畅销,来自于对当下普遍存在的“焦虑”的“迎合”(没有贬义),却未必抓住了焦虑真正的根源。
它们用很大的篇幅劝我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世界的不公平;告诉我们,不要用“社会系统”(或者说别人眼中)的“成功”来定义自己的成功;它告诉我们行动起来就可以解决问题。
但实际上,我们并不认为自己应该完美,也并不觉得这世界不公平有什么不对,况且这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一个衡量“完美”与“公平”的客观尺度,这是一个相当主观的问题,完全取决于你看待世界的角度。
至于“成功”,似乎说到了点子上,普遍认为“现实之我”与“理想之我”的巨大差距才是导致焦虑的原因,但我觉得这仍然是表象。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存在,而个人价值也要依托其创造的社会价值而体现。这种社会价值未必是“别人眼中的成功”,但如果将“自己的生命”看作一种资源,则在视野所及范围内,寻找效益最大化的途径来配置这种资源,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也是利于社会发展的。
当我们确定自己找到了这种配置方式后,其实我们是不会焦虑的,我们会全力以赴去做。
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认为一定有更好的配置方式,但却不知道它是什么”,也就是“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个问题想不明白,行动可能只会加重焦虑,因为用看似努力的行动填满自己的时间,就更没有精力对这个问题深入思考,一段时间之后会怀疑行动本身的意义。
所以,还是应该先想一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才是根本解决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