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英杰的心思真是缜密,见微知著。
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感知到整个情况。
这样的话,他会很累的。
不过谷飞霞很信任他,也崇拜他,可以的话,尽量给他搭一把手,而不是惹麻烦。
很尊重他的。
所以他也愿意奉献心力,把谷家的事当自己的事。
虽然说有心化解恩怨,可是相处本身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但凡有不舒服的,心力的奉献就没那么顺畅了。
相处本身就是学问,也是艺术。
懂得相处之道的,会越处越舒服,不懂的,好人都会起坏作用。
主要还是心灵节拍的和谐共振。
原文是—— 发现真经
上官英杰笑道:“此经胜彼经,有真未必真,明心自见性,三戒戒贪嗔。华岩法师圆寂之时作的这四句偈语,倒好像是预知今日之事呢。咱们虽然上当,也没损失什么,已是不幸中之幸了。何不学一学华岩法师的豁达,不要再为此事烦恼了。”
华岩法师的偈语本意是说佛门典籍的“般若经”胜过武林秘笈的“般若真经”的。如今上官英杰用来替谷飞霞开解,倒也是甚为适合。
谷飞霞笑道:“你对佛学似乎颇有心得?”
上官英杰笑道:“那谈得上什么心得,只不过偶然翻阅过几本佛经而已。对啦,我还记得一个最著名的偈语,念给你听好不好?”
谷飞霞道:“那位高僧的偈语?”
上官英杰道:“是禅宗六祖获得师父以衣钵相传那四句偈语。可能你早已听人说过的了。”
谷飞霞道:“故事是不是这样:最先是五祖的首座弟子神秀作了四句偈语: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免使染尘埃。当时六祖不过是个干粗活的僧人,他在旁边舂米,也作了四句偈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认为他更能悟道,是以把衣钵传了给他。”
上官英杰道:“对,你记得比我还更清楚。既是本来无一物,那还管它什么真经假经?”
谷飞霞如有所悟,忽地跳起来叫道:“有了,有了!”
上官英杰怔了一怔,道:“什么有了?”
谷飞霞道:“明镜亦非台呀!”口中说话,已是把“梳粧台”上那块恍如嵌在壁上的一面明镜的坚冰一推,一推之下,只见壁上出现中空之处,藏着一个与刚才他们在石台上发现的那个盒子一模一样的盒子。
上官英杰又喜又惊,呆了半晌,说道:“到底是你聪明,这个盒子里藏的一定是真经了。”
谷飞霞道:“这个盒子料想不是西门化设下的陷穽了,但还是小心一点为妙。”
上官英杰仍用前法,以弹指神通的功夫弹开盒盖。果然这次不是射出毒针,而是跌下一本贝叶书了。
上官英杰的头脑冷静,心思缜密,来自不断读书的积累。
他和霍天云一样,平时不怎么显山露水,一到要紧关头,该拿的都拿得出手。
这都是行走的书架。
看书是兴趣,这个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当然需要在生活中看到榜样。
上官英杰和霍天云不就是十足的榜样吗?
就算现实生活里不曾看到,读书也一样。
尤其是梁羽生的书写得很详细,细节很生动,栩栩如生,就像在眼前一样。
看似是情节,其实都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应用。
更有甚者,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审美鉴赏,以及读书的习惯,这都是受益终身的。那么接下来会如何?敬请继续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