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桥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耕读传家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家风严谨是中国家庭的传统。“耕”教导后人要勤于劳动,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希望子孙攻于书本,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德行。
我一直很怀念学校生活,很感念老师的教导,正是因为在贫穷的年代受到了应有的教育,我才有今天美好的生活。记得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面说过:“很多东西是需要和人分享的,好心情和别人分享会给别人带来愉悦;糟心事和别人分享能把内心的‘毒素’排出来。”随着年纪的增大,求学过程中的一些往事会不时地跳跃到我的脑海里,有点不吐不快的感觉。请允许我分享一下求学过程中的一些趣事吧。 ——题记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升初中时,正好赶上全乡第一次实行考试升学,以前都是免考连锅端。考试结束,没想到我和我们村上的四五个同学居然霸占了前几名,成了当年名副其实的“学霸”。
初中是在离家一里半路的桫椤中学上的。当时的桫椤中学是完全中学,很多老师是被当作“臭老九”从城里学校发配下来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教学水平还是蛮高的。因此,恢复高考后,桫椤中学连续几年都考上了好几个中专生呢。
上初中后,视野突然开阔了许多,我第一次看到了篮球,自己制作的“毛蛋”派不上用场了。“毛蛋”是可当作“篮球”的玩具,用废旧毛线缠成的、里面放入铁渣子等以增加重量,外面用较结实的毛线织成网格以增加耐用性,若是保存到现在,都可以进博物馆了。中学的操场可比小学的大多了,有好几个篮球架子,有充气的篮球、排球,球场用白石灰划了边线,球框子上装有球网,已基本接近正规球场了,还有单杠、双杠、沙坑等体育设施。但是,充气的篮球、排球只有上体育课时才能玩,平时是锁在库房里的,所以我最爱上的课就是体育课。在中学也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运动会”,我光着脚丫子凭着从小爬山翻涧练出来的耐力,在运动会上包揽了多个中长跑项目的冠军,在不大的桫椤塬上引起了小小的轰动,以至于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体育。
初中的生活要比小学丰富多彩,随着年龄的增大,能记住的事也比较多了。最难以忘怀的是从师范学校分配来的一位女音乐老师,人长得漂亮歌唱得好,当时学校里有的乐器她都会,如手风琴、脚踏琴、二胡、笛子、口琴等,换着法子给我们教。因为又是一门不用学习的课,同学们别提有多高兴了,我的一点点音乐基础也就是那个时候学来的。因为条件所限,我虽没有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但轻松的音乐课给我们枯燥的学习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那时我还算个好学生,门门功课名列前茅,而且,课外生活也丰富多彩,比如喜欢板书,承包了班级黑板报的制作;喜欢下象棋,放学路上跟同学躲在麦草堆中间下;喜欢印章,用废弃钢锯条磨成刻刀学刻章子。现在想来,我做过的唯一一件违背老师和父母心愿的事,可能就是背着他们手抄“禁书”。这在那个年龄是一件谁也阻挡不了的事,比洪水猛兽还厉害。不过,有时候坏事会变成好事,歪打正着练就了一手好硬笔字。到现在,“手抄书”的内容肯定是记不起来了,但硬笔字功夫却受益终生。
我的大字不识的父母和其他农村父母一样,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无非是识几个字,将来能算个账不被人欺侮就行了。所以,上了几年学,我对学习有什么用处始终是不知道的。但是,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对学习的态度。那是上初中时,我获得了校级“三好学生”,奖品是一个当时乡上商店里能买到的最好的搪瓷脸盆。这在经费困难的农村中学可是开天辟地头一次,之前的奖品无非就是铅笔、圆珠笔、笔记本之类。当我把脸盆拿回家时母亲高兴坏了,以至于好长时间都舍不得用,还逢人便说儿子多能干,不光是张着嘴吃饭,能为家里添置东西了。听到这些,我第一次觉得学习好还能有这样的作用,一个小小的脸盆激发了我对学习的热情,慢慢地我更明白了唯有学习才能跳出农门,也催生我确定了人生的目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朝大学问家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教导人们: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包容接纳,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初中时,“臭老九”陆续回城了,留下的老师都是当地的回乡知识青年,桫椤中学曾经辉煌一时的教学质量一去不复返。我报考的师范学校也以一分之差失之交臂,只好到县城中学读高中。
喜哉悲哉,只能听天由命了。(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张强(康桥),男。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家乡》《飞天》《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