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异起艺术的Ella。今天我们聊洛可可艺术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华托,和他的两件代表作:《发舟西苔岛》、《小丑》
这又是一位英年早逝的艺术家,37岁就早早离开人世了。他的一生都浓缩在了他的作品中。
所谓的洛可可,大致是指法国路易十五在位时期(1715-1774)的一种艺术风格。路易十五的老爸(路易十四),使巴洛克艺术在法国达到极盛,但也有了衰败的迹象,与巴洛克的壮美、大气不同,生活在老爸强势阴影之下的路易十五,更青睐萎靡的、精巧精致的、轻盈的装饰性艺术。
大的建筑美学,比如凡尔赛、卢浮宫等,被小型的城中贵族公寓、打猎时的精致小别墅代替了。而要装饰这些空间,洛可可画风的作品也受到青睐。其中最耀眼的大师之一,就是华托。
01/发舟西苔岛
可能少年时从事过剧院工作,华托的作品有一种天生的舞台感。而描绘“爱情”,从中世纪开始就是法国诗歌的主旋律。它是所谓“一种使身体健康的心理疾病”。
西苔岛是维纳斯诞生后登陆的地方,当时从海上的泡沫中出生后,风神把维纳斯送到了西苔岛。
因此,这个地方就像是“爱情”的圣地。
一群年轻男女,穿着舞台剧里夸张、华贵的服饰,他们好像刚登上这座岛,又似乎是正在依依不舍的离开它。所有人都沉浸在爱情的欢愉中。
我更认同他们是正要离开西苔岛,所有人都已经在岛上的爱情神殿山盟海誓过了,此刻,即将启程离去。
爱神已让他们变得无法分离:仔细看画面右边的一对男女:男士扔掉了手中的物品(可能是用来彰显当时男性贵族权势的一种权杖),正痴痴的向女方索取爱的回应。
爱情的光辉在此时此刻达到了至高无上。
但是在这种情景中却隐含着某种痛苦的情绪:爱情是永恒的吗?当他们离开这里,回到世俗,又会怎么样?
正是这幅画给人一种恋人依依不舍,难以离开的情愫,我想,华托对这个问题的回应是忧伤的、悲观的。
这种摸不到却能隐约感受到的忧伤气质,在下一幅作品中展现的更淋漓尽致…
02/小丑(吉尔)
小丑是华托后期的作品,与《发舟西苔岛》那种拥有神话色彩的梦幻感觉不同,《小丑》是平实、现实的。
这里要提一句,这幅画的尺寸巨大(184.5cm*149.5cm),华托一定是大有深意的。
也许是为了突出人物性格,或者传达一种强烈的戏剧冲突:作为法国社会当时的一种戏剧人物,丑角是给人们带来欢乐的,是滑稽搞笑的代名词。
但看看这个叫吉尔的小丑,他眼睛低垂看向左下方,表情透露出一种拒人千里的冷漠。
他双臂垂着,执拗而孤寂。整个人的感觉是冷的,却又带着一种天然的天真。因为我们都能看出,他年纪很小。
再看后边,是四个显然沉浸在快乐中的他的同行。更凸显了戏剧性。
据一部分研究者指出,这幅画有自画像的意味。画中包含了艺术家某些相当强烈的认同感,是一种痛苦的情感。
我能感受到这份忧郁气质,却无法认同自画像的说法,反而,我认为这是华托自证与当时满大街奢靡、荒淫、享乐主义的画风不同的一种发声。他更看重写实与伦理的艺术追求。
这也是华托成为那个时代的大师的原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