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社恐人到了人群中,那叫一个痛苦啊!
总觉得别人关注着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且他们知道自己存在各种症状,于是在人前刻意的伪装自己,企图隐藏自己的弱点,不让别人发现。
可问题是,即便他们躲过去了就开心了吗?
并不是,他们会庆幸这次没让人看出来自己的问题,可下场再面对相同的场景他们还是会提心吊胆,这是一个无限的循环。
那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他们的痛苦,或者说恐惧感到底来自哪里?
其实一切的问题都在童年,当我们回顾自己童年生活的时候,一定会发现一个共性——那就是怕人。
我们面对亲戚会害怕,面对新同学和新朋友会害怕,面对陌生人就更加胆怯了。
而这些恐惧感来自于父母!
当小时候没有被真正的关爱,孩子便会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冷漠和忽视,这时候他们对父母会产生怨恨感。久而久之,他们心态会产生变化,并会认为连最亲的人都如此的“虐待”自己,那这个世界上,我还能相信谁?
这种恐惧会深埋在他们的内心,成为一切关系的底色,于是所有人在他们眼中就有了“坏人”的滤镜,所以他们总是担心被坏人欺负和伤害。
我们经常说,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但上述情况来看,孩子已经坚定的相信,人人都有恶意!
这是第一层恐惧——即对人的基本恐惧。
到这里还没完,怀着这种心态,孩子遇到同龄人后便会产生焦虑,他们害怕自己一旦露出缺陷,便会被无情的取笑,所以他们会过分的要强。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太要强的时候,他就会逼着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要在线,不能有任何一个弱点,毕竟他的内在如此虚弱,所以急需一个强大的外壳来武装,免于伤害。
并且,一旦被人戳破这个外壳,他便会产生巨大的羞耻感,因为他一直躲在这个安全的外壳中,所以一旦外壳被击碎,他就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
曾经他逃过的嘲笑、嫌弃、攻击、厌恶会一瞬间席卷而来,他会一瞬间产生情绪崩溃的感觉。
这是第二层恐惧——即对完美外壳被击碎的恐惧。
可以看出,在社恐人的视角中,自己是一只绵羊,而周围的人都是危险的野狼,于是他们为了自保只能逼着自己强大起来。
但遗憾的是,人哪能没点缺陷呢?只是缺陷的明显与否而已,所以,真的是缺陷的错吗,还是为了安全感,而不得不逼着自己完美才导致了自己的痛苦。
看清真相,我们才能大胆的迈出下一步,我们要告诉自己——我已经不是绵羊了,周围的人是狼也好,不是也罢,我们都要勇敢的面对,而不是一味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