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识分子》
一个又一个观点,一个又一个科学依据,让我不得不更新迭代自己的思想。今天看过这本书,让自己对于英雄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知。
作者的思路如下
首先谈一个认知
我们对普通外国朋友的一个认知——数学成绩不怎么好,计算能力差。你这样认为过吗?
其次分析认知来源
怎么有的这个认知呢?是历史告诉我们的,因为碰到外国朋友中,很多的朋友数学不好,那么大家形成了这个共识,而这些可以说共识都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所以准确程度值得信赖。
作者反问
这就意味着是大量数据判断出来的,因此可以说大数据判断你是怎么样的,结果你就是怎么样,对吗?
然后作者提出观点——人可以被机器替代,因为我们处处符合大数据。
然后一转笔锋
世界上有些人却是统计模型预测不了的,统计,是指多数人的行为规律,总有少数人的数据,因为距离大多数人的主流数据太远,被这种模型忽略。而这一部分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接着作者思考这些英雄从何而来
谈人才、谈精英、谈英雄不得不谈教育,作者从教育体制入手,分析了中美两国教育体制的不同。然后引出英雄到底是怎么来的。
美国教育各阶层(涨知识)
第一:普通工人阶层,和我们初中教育一样,老师强调得听我的来,一步一步走,按程序去解方程,必须有严格的利率
第二:一般中产阶级,和我们中国应试教育差不多,以学习材料为核心,必须理解材料,但是你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只要我们能得出正确答案,我们有自由
第三,专业人士阶层,强调创造性和独立性,这种教育才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神话般的美式教育,即使是小学生,但是学校要求有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写作,演讲能力,而且你必须自己能够找到素材,选择方法,组织需要,描述想法,这在我们中国是我大学所在的层次,而这些四五年级的小学生都开始独立调研了,作者还举例证明。
第四,主管精英阶层,学校特别强调智识,教育的核心不是让学生怎么遵守规则,而是去制定规则,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分析,决策和选择。
举个例子,讲到希腊历史时候,不是给学生讲课,也不是让学生去表演某个人,而是问学生“你认为伯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犯了什么错误”,等等,注重分析能力,不为考试学习。
作者经过对比分析四种阶层
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在美国错生了阶层,上学不是特憋屈吗?想要跳出谈何容易,有研究表明,素质都是可以遗传的,大多数情况,人不太容易超越自己的父母。
本文待续,明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