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通译】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偷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知识的人,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学究】
君子不迂腐,迂腐不君子,君子一样嫉恶似仇,通过孔子和子贡对各种恶行为的解读就明白,君子之所恶与小人之所恶截然不同。
君子为了仁义而厌恶那些破坏仁义的各种行为,为了维护礼仪而行厌恶的表述。如果对那些扰乱社会的行为不加入指出和修正,那便不是君子所为。
在生活中,谦让和迁就完全不是一回事,回避和逃避也不是一回事,通过一个人的实际行为表达就可以得知此人的行为趋向。
【原文】(17.25)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通译】
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
【学究】
难以教育的人很多,顽固不化的人也很多,这里孔子指出女人和小人最难教育。都以为孔子不尊重妇女,提出“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男权主义。我们可以加以探索一下。
儒学五伦纲常有妻从夫纲的伦常,但并非孔子不尊重妇女,而是告诉每个人都有位置,不能混乱位置而做出违背伦理的行为。女人在家是主人,在外就是依附男人而存在,这是一种自然规律,而非孔子杜撰而来。要让女人归位,的确不容易,看看现在社会中女人干了男人的事,男人干了小人的事,整个社会次序混乱不堪,是社会进步还是退步,可想而知。
女人做女人的事,男人做男人的事才叫男女平等,否则便是角色错位,因为角色错位才是真正的男女不平等。
古时女人和小人相对来说不怎么读书,于是便有了孔子这样的感叹,指的就是不懂道理而出现的乱象。
【原文】(17.26)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通译】
孔子说:“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还被人所厌恶,他这一生也就终结了。”
【学究】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的行为习惯还不能得到他人认同的话,那么这种习惯几乎贯穿到一生了。当然大器晚成的人也并非没有,反过来说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能修正不好的行为习惯,必定是大器晚成之相。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性格五环境”,可见性格特征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非常重要,孔子在这里提到这样的话,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结语】
《阳货》26章到此结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是这一篇的重点,孔子给以深刻的论述,也是生活中可以为之成为哲理的经典。学而有所思,便能得其正,继续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