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又传出消息,“嫩模酒店吸毒被抓”,“歌手毛宁北京吸毒被抓”,这些行为实在让人深恶痛绝。看了之后,是夜,我做了一个梦,在遍植罂粟的金三角大地上,盛开着一片广袤无垠的罂粟花,人们徜徉在花海里快乐地享受着这虚拟的幸福。我惊醒了,喘着气,心想,这些对我来说真的太震撼。
我难以理解,吸毒的人都不是傻瓜,按理说,他们的智商比普通人高,为什么明知道吸毒是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却一个接一个地往里跳呢?毕淑敏曾说,人生是棵大果树,结满了五光十色、香气馥郁的果子,看上去都很美,但不是每个你都能去尝一口的。罂粟花很美,但你只可以远观,而不可“亵玩”,更不要说想品尝一口。
在看毕淑敏的《红处方》之前,我在学校就接受过“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宣传教育,我知道吸毒会上瘾,吸毒会导致家破人亡,现在在我看来,那只是微不足道的了解。《红处方》说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所戒毒医院的院长与前来戒毒的吸毒者的故事,一个天使与众多恶魔的抗争。每个吸毒者的故事都令人唏嘘,为了挽救恶魔,最后天使把生命奉献给了她的事业。我不喜欢这个结局,但这又是最好的结局。后来,我去查阅了相关资料,我开始怀疑,现实的情况应该是比小说的要残酷恐怖得多。
除了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大部分人应该不全面了解毒品使吸毒者趋之若鹜,药不能停的原因。按照科学的说法,位于人大脑中的第四脑室底的蓝斑,在人类喜悦时能够分泌一种叫F肽的物质,这种物质代表了幸福。而毒品吗啡的化学结构与F肽相似,所以当人吸入毒品时,会产生幸福的感觉。只不过这种幸福感是虚拟的,只不过这还会让人产生依赖性。
了解了毒品使人欲罢不能的原理,我们应该知道现实情况有多严峻与残酷。以前,房祖名吸毒了,柯震东吸毒了,会被送到戒毒所进行戒毒。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新中国成立后戒毒事业才开始被重视,然而起步维艰,要在这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还是需要科学与医学界的继续努力。当然,不可否认,确实有人戒毒成功了,开始了新的生活,但毒品对其身心的危害并不是可以一同抹去的。也有人重蹈覆辙,重新走上了不归之路。这是由于人的意志力不够还是毒品的诱惑力太大?
《红处方》里有真实资料显示,在西伯利亚的原始密林中,有这么一群人,因吸毒吸到走投无路,去当供别人打猎的“人兽”,只为了每天有固定的毒品供应,直到被猎人用枪打死才有了解脱。起初看到这个故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是毒品让高贵的人类变得这么低贱吗?我可怜他们,更悲哀人类的弱点,因为好奇和追求虚无的幸福感,要以宝贵的生命和高贵的尊严作为代价。
还有一个正在以天文数字膨胀的吸毒者队伍,那就是青少年吸毒者。在国外,有的父母因为害怕子女染上毒品,竟采取种种办法侦查他们,检验子女的尿液,甚至推动了毒品报警检测袋的产生。当下严峻的形势是,吸毒对整个人类家园的毁坏,居然大于艾滋病的蔓延和臭氧层空洞的扩大。青少年因为种种原因,染上了这个恶魔,从而毁掉了自己的前程,家庭的幸福,同时扰乱了社会治安,造成国家财富的损失。毒瘾还会通过母婴传播,是新生婴儿成为吗啡的依赖者,这样又危害了下一代。曾忆否?百年前被称为“东亚病夫”的耻辱!难道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竟敢忘记!
现在大部分青少年接触毒品是因为好奇,还有的人是太过于相信自己的意志力,缺少对毒品的敬畏之心,也有科学家与医学者为了寻求更有效的戒毒方法而以身试毒,最终毁灭了自己。
更残酷的现实是,我们相信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天敌,科学家也正在孜孜以求的寻找罂粟的克星,可是目前我们足够做到的只是用吗啡戒掉大麻,用海洛因戒掉吗啡,用毒性更强的去戒掉毒性弱的,只有戒毒早、吸量少的吸毒者才有希望彻底戒掉毒瘾。
以上种种,反映了当今关于吸毒与禁毒问题的现状,如今,关于青少年吸毒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事情,现在已成为了一个国际关注的焦点。1987年6月,联合国确立每年的6月26日为国际反毒品日;1990年11月,中国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西班牙电台台长卡塞多在对当地大学生所作的《传媒和吸毒》演讲中说,新闻媒体有责任据实报道社会现状,包括吸毒贩毒问题,并且要以青少年为主体,加大力度对他们进行反毒禁毒的宣传教育。
今年6月25日,联合早报网讯:中国毒情形势严峻,每一百人中就有一人吸毒,吸毒人员数量还在持续增长。面对这样的形势,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自觉主动走在同龄人的前列,积极响应国家反毒禁毒的倡导,积极参加反毒禁毒活动,了解关于禁毒的知识,做到洁身自好的同时,参与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禁毒宣传教育的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还现代社会一方净土。
你的一份努力,会带来许多改变,希望再也不要让天使孤独地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