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思维,幸福,历史--B站那些温暖人心的视频
1、斯坦福大学《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
为什么说要学点心理学?
因为啊可以让你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晰的自我认知,从而能有意识地节省大量的时间跟精力。
比如所谓的狼性文化其实就是有问题的,因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好员工是夸出来的。
比如,当你在苦等所谓的缘分,其实吸引力法则,多看效应,谄媚效应,不断精进自己的同时,跟男神/女神互动培养出了感情的基础,接触的多了,才有感情
比如,当别人都在刷抖音快手,看爱奇艺优酷,你会利用【契可尼效应】【峰终定律】等等知识,给自己做好规划,不断进步;
现在发现了,有些你想不明白的问题,其实心理学早就说过了。
在你陷入困境的时候,知道自己是为什么陷入,以及下一步该怎么办。
2、谷振诣教授的《批判性思维》
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保持独立的思考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批判性思维能力一定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对于沟通或者是写作,批判性思维也是不可或缺的。
市面上这类课程太多了,然而谷教授的这门课,应该是看过最好的。而且千万别以为会无聊,很可爱的一老师。
举个栗子,知乎经常有你说你的观点,我说我的观点,然后谁也说服不了谁,搞得自己很狼狈。
其实啊,学了批判性思维,它会告诉你,并不是一味去推倒否定别人的观点(观点≠事实),而是通过事实的排列组合,加上严谨的逻辑推敲,来达到让别人信服的效果。
3、纪录片《河西走廊》
神作,神作,神作。
大漠苍狼,残阳如血。
这部纪录片横跨了中华文明两千多年,从西汉开始,直达今天,通过电影的方式,还原部分历史场景,20+历史学家写出的50学术文本,力求最大程度还原历史,每一集都荡气回肠,让这部纪录片的可看性更高。
历史原来这么壮丽。如同活生生的每个人。
4、哈佛大学《幸福课》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里,有个大家都很熟悉的金句:
“每当你想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这句话像征着宽容,象征着谦谦君子是没错,不过啊,我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却读出了明显的刻意。
就是你必须很刻意,才能够压制住自己内心的各种偏见跟傲慢。
幸福也是如此,你必须非常刻意去培养幸福感——这正是这门课最大的价值所在。
就简单拿健康模式跟病态模式来举例:
病态模式——》生病了,我该怎么治?
方法措施:生病治病,哪痛医哪。
健康模式——》生病了,是因为我不健康,平时没注意做那些有益健康的事情。
方法措施:这次医好了,我得戒掉那些坏习惯,多做让我更健康的事情。
前者即使医好了,生病的几率还是没有降下来,后者呢,医好之后,他会主动去追求健康。
这也意味着,不生病并不等于健康,没有不开心并不等于幸福。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追求更多的幸福,而不是去逃避痛苦。(逃也逃不开啊)
这个思维的转变其实是积极心理学里面很关键的一点,自从学了这一点之后,我才慢慢在意起了生活中那些“好事”,比如:
虽然还没升职加薪,但对手头的工作更得心应手了,自己懂的技能知识更多了;
今天帮了同事一把,很开心;
食堂阿姨给的肉比平时多;
遇到的滴滴司机素质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