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迪士尼玩的那天早上,在酒店吃早餐,突然听到一声怒吼“赶紧吃掉,要不然公主裙绝对不要想了!”转头看下,年轻的一家四口,穿着入时,两个女孩大的大概六七岁,小的大概两三岁,还坐着宝宝椅。年轻妈妈向小的女宝再次强调“赶紧吃”。早餐全程只听到年轻妈妈一个人说话,其他三位成员默不作声。
这句话我也经常对儿子说“你要怎么样,不然就怎么样”!自己平时说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突然听到别人这么说,特别震撼!我们凭什么这么要挟孩子?凭什么要孩子做事要附带条件?难道我们年龄大一些,就意味着我们一定是权威吗?
奇葩大会有一期请了心理学家武志红,他总结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几个主要影响。
1.听话
女孩自己交了一个男朋友,她觉得两个人特别合适,而且预感两个人之后会特别幸福,但是遭到自己母亲的强烈反对。武志红和他们见了面,母亲提出几个理由,都遭到武志红的反驳。男生完全匹配得上女生的条件,收入还是女生的几倍。妈妈突然情绪激动的说“她说过永远听我的话,和我之间没有秘密,他们俩竟然谈恋爱一两年了,我现在才知道!她小时候什么都会告诉我的。”妈妈坚持反对,女孩最后选择分手并且离开中国。
2.伤害
母亲把女儿养了几年的宠物丢掉,女孩在微博上留言全城寻找宠物。现在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对于很多人来说,宠物就是家人。
3.溺爱
女孩在幼儿园不爱睡午觉,一家人协商下来,孩子奶奶辞职应聘做了孩子幼儿园的校医,方便女孩在小房间自己午休。长大的过程中也全部遵照孩子的想法,长大后,女孩养成了完全按照自己意愿做事情的习惯。
他的观点是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长大之后的表现很多都是小时候的映射。我从小非常自卑敏感,现在做事情还是畏首畏尾,和我的家庭也有很大关系。对于母亲这个身份表示担忧,一方面想给他最多的自由和关爱,又怕孩子变成“妈宝男”。怕自己在评论别人的时候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家庭好的关系,性格好的人家庭关系一般都很健康。mark赵又廷一看就是幸福家庭的孩子,对于父亲的评价特别中肯,他只给予大方向的指导,小事情不做干涉。这应该是模范爸爸。
好的,至此提醒自己,平等的对待孩子,不是用身份去压制孩子。不要再说这种无理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