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山和雪山之间》乔阳

——读后感

一个对雪山、对自然热爱至深的“超凡”女子讲述她与雪山、草甸、森林、牧民、牛群的故事。

“雪山和冰川,森林和草甸,讲述着它们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它们允许一个人类加入了这个故事。她在雪山之间成为自己,也把雪山讲给世界。”

她受家人的影响从小就喜欢花草树木、热爱自然,年轻时受挫折丧失理想离开了家乡,来到云南,来到高山峡谷之地,来到雪山和雪山之间,来寻找她的心之所向。她在这生活了十年,和所爱之人一起在所爱的地方,纵情山水,眺望雪山之巅,俯瞰万马平川,在自然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我借助描绘世界来描绘自己,我借助自然的‘象’来指导自己,如何自处,如何生,如何死。”。

一有有机会便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到山中旅行,一年夏天,同行的是北美自然摄影师威廉博士和研究植物的学者潘老师,这一路,他们在山坡牛棚处休息,在村子或木棚过夜。牧民为他们提供糌粑牛肉干酥油茶等吃食。这里的牧民已经把这些外乡人当做朋友,他们用普通话夹杂着云南方言交流,藏民的热情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这片土地真挚的情感。与两位长者的同行对她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难忘旅途。两位年纪加起来差不多140岁的长者,他们对自然的热爱是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情感。分别时相互祝福,说着下次再见,可大概也没机会有下次了。

每年春夏之际她总要到山林住十天半个月,有时是她自己,有时是有家人陪同。每次都是村民开车来接她,朋友(相识的藏民)为她准备好生活的物资。山间的生活十分惬意,几乎没有什么时间观念。在这里,没有“规矩”没有“秩序”一切都以自然为主,随心所欲。“我为何不能松松垮垮地活着呢?我和时间打交道的方法,构成我自己的世界秩序。我只需要了解自己身体的自然时间和需要,像一颗流石滩上的种子,感应到时机恰好才去启动生命的力量,一旦生长,就坦然接受阳光风雨霜冻,摇曳光辉或黑暗中蛰伏,或者懒洋洋地等待。”。木心说“从前慢……”从前慢是因为从前的时间秩序和今日不同。“我问阿牛老师,你是什么时候生的啊,他说不知道几月几号,妈妈说是桃花开的时候。我又去追问阿佳(奶奶),阿牛老师什么时候生的啊?阿佳接到这个问题,微笑着,眼神低垂,穿越回某一年桃花开的时候。阿牛家老房子的窗外,每年5月下旬6月初,桃花开。阿佳不知道公历的概念,这个对她而言重要的时间被她定在‘桃花开’这个模糊而精准的回忆中。”他们不是没有时间观念,只是在他们的时间秩序里只有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第一场雨,第一场雪,该种青稞了,该收青稞了……每一种文化,每一种文明通过一代又又一代的总结和积累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时间秩序,这是独属于他们的时间秩序。

“山脉的脉,水脉的脉,也是叶脉的脉,人们的身体,古老的中国人会说体脉,今人讲脉搏。这都有着共同的内涵、水汽、热量以及实质性的物质流动,这是生命的象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晋美端着猎枪,没有瞄准,歪着脑袋,眼...
    孟立明阅读 5,863评论 2 33
  •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 乔阳 - 图片 “大部分自然现象……是我们毕生无法见到的。我们所能看到的自然之美,只是我们愿意欣...
    淡言屋阅读 3,301评论 0 1
  • 2018年10月29日,一辆从昆明开往边境县城的大巴车上,一个胡子拉碴的少年坐在靠窗的位置上,看着弥渡大坝,在朋友...
    贱猫咪阅读 4,481评论 0 1
  • 雪遇之始篇续一 火车驶向了青藏高原,高原一片一片的无人区,或是被雪覆盖,一片茫茫;又或是露出厚实的土壤,入眼荒芜。...
    青山书阅读 1,703评论 0 0
  • 雪山之王,冈仁波齐 ﹌﹌﹌﹌﹌﹌﹌﹌﹌﹌﹌﹌﹌ 湛蓝无尽的天空 粘贴着我的胸膛 随远处巍峨的群山落入黑瞳 被草原上...
    北海源阅读 11,691评论 226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