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着轻快的音乐,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有两个漂亮姑娘拦住了我。我定睛一看,竟是熟悉的面孔。这不就是前两个月向我寻求帮助,说自己没钱买车票回家的妹子吗?上一次我抱着质疑拒绝了,但之后却心有愧疚,想着万一人家真的是走投无路了呢。今天,奇妙的缘分又让我们相遇,我依旧记得她们,可她们却忘了我。说的是相同的遭遇,玩的是同样的套路。我心中释然,扭头就走。
生活中,你是否也常常遭遇不敢交付信任的场景:当你想扶起倒地的老人,心里却有个声音告诉你可能会被碰瓷;当热情的推销员说得天花乱坠时,你害怕付款之后套路不断;当很久不联系的同学向你寻求经济帮助,你犹豫着借还是不借……诚信,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何时让我们变得敏感质疑,人人自危?
诚信,原本是约定俗成的共赢规则。可是当诚信变成单方行为时,秉承诚信的一方就会从中受损。若是破坏规则的获利方还不用为此付出任何代价,诚信者就可能心理失衡,带来“破窗效应”,诚信危机就此产生。
回顾我国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诚信危机的产生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于是我们抓大放小,着力发展生产力,没能及时堵住规则漏洞。另外,由于法律存在滞后性,很多破坏诚信规则的行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戒,于是给人们造成可以不守诚信还不用承担后果的错觉。不少人因失信获利,而那些紧守规则的人却无法快速获利,于是逐渐动摇并去效仿破坏诚信规则的行为。
当前阶段,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还存在不少企业缺乏转型升级的勇气和能力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于是开发出各种挣钱的套路以求生存。成为健身房会员后才被告知退出费用高达百分之三十;在理发店充值后不到半年就遭遇老板跑路;刚买的奔驰还没开出4S店就开始漏油却无法理赔……我们永远无法预知,下一个消费陷阱埋在哪里,于是小心谨慎,时时警惕,在辨别和入坑各种套路中把信任消耗殆尽。
可是,当人人都谨慎相信时,我们是否就能真的免受其害?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诚信危机就像生态循环一样,迟早会回到我们的生活,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道重大难题。
诚信危机透支着温暖人心。我们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如果人们遭受多次谎言,当真的狼来了便不会再有人相信并愿意伸出援助的双手。前段时间,德云社演员“水滴筹”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公众关于爱心被滥用的担忧。当你发现众筹者极力隐藏资产信息,刻意夸大治疗费用,利用你的爱心来保持个人资产不缩水甚至脱贫致富。你内心的善良还会不会轻易付出?你是否还会毫不犹豫参与下一次捐款?骗取的金钱并不多,损害的却是世道人心。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成为替罪羔羊,很难获得别人无条件的信赖和帮助。未来走投无路的,也许是那些罪恶的失信者,但也可能是无辜的你我。
诚信危机消耗着社会成本。诚信危机会在无形之中给社会带来高昂的信任成本,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金钱去避免欺骗或者获取信任。譬如消费,很多人都会在消费问题上思量再三,多方对比,害怕遭遇与所付出的金钱不对等的产品或服务。再如销售,因为顾客不愿轻易相信,就会拉长销售周期。企业为了维持销售员的月收入水平,就不得不提高销售佣金,而佣金最终又会转嫁给消费者。供需双方都在这场诚信危机中费尽心思,在无形中消耗大量精力和金钱,生活变得疲惫而艰难。
诚信危机阻碍着国家发展。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
试想,当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筛除欺骗和套路,还剩多少时间和精力投入生产和发展?如果消费者不再信任并购买国产商品,企业将从何盈利?又拿什么去提升生产力?如果参与生产的工作者因此变成失业者,又何谈幸福生活与社会进步?每一次小小的诚信破坏都将带来蝴蝶效应,引发巨大的社会发展阻碍。
在这场诚信危机中,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拯救诚信危机不能只靠完善的诚信体系,我们也要积极作为,打造诚信生态。
让诚信多一点坚强,愿意去相信,给温暖自己和他人的机会;
让诚信多一点谨慎,提高识别能力,保护诚信源泉永不枯竭;
给诚信多一点爱护,不随意去辜负,让诚信的火苗日益壮大。
只要人人行动,共筑诚信风尚,我们就一定能度过信用寒冬,重现诚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