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再有一个小时我就到家了”
“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
“随便吧”
“哦,那包饺子吧”。
四年了,每次儿子回来我们都重复着这同样的对话,别看我儿子一副很好养活很随意的样子,实际上他是知道不管他如何回答,他到家的第一顿饭都会是饺子,何况这次回来和每次不同,因为他结束了他四年的大学生活,只能在家停留七天,然后就真正的走向社会,开始暂新的生活了,因而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吃饺子都是必须的。
吃饺子一直是我家最隆重的仪式,过年吃饺子,过节吃饺子,来了客人吃饺子,在我心里表达爱意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给他们吃最好的食物,而我认为最好的就是饺子,因而儿子回来不吃饺子根本不能淋漓尽致的表达我的母爱。
这个观念来自我那可亲可敬更可爱的妈妈,她成功的让这一理念在我心中根深蒂固,不可改变。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那时穷啊,别说肉了,就连面粉也只能在过年的时候称上几斤,但这好像丝毫没影响到妈妈包饺子的热情,一到春天,妈妈就会在园子里种上各种疏菜,黄瓜、豆角、韭菜、芹菜、茄子、青椒,园子边上还不会忘记种上十几颗角瓜,入夏,疏菜陆续采摘的时候。妈妈就能变着法的做出各种饺子馅儿,玉米面,荞麦面,高粱米面,成了饺子皮,在那时我就感觉世界上最好的美食就是妈妈包的饺子。
高中三年,月末回家的日子就是我最憧憬的日子,是我最快乐的日子。
每每回家,远远的就看到妈妈在门口张望,等我站到她面前时,她的眼睛眉毛都在笑,拉着我的手,一边往家走,一边会问:想吃啥,妈做给你吃!
你看,我问儿子的话是有师傅教的。我有时会回答:随便。有时也会被问的不耐烦:老问,老问,难道不是饺子吗?
妈妈就开心的笑着,接下来又会和我讨论吃什么馅儿的,似乎我们之间好像没有别的话题可聊,当然最后的结论一定由我来敲定,实际上,不管是什么馅的,只要是妈妈包的我就特别爱吃。
那时在学校里只要有人提饺子,我就会很想家,很想很想,甚至有点偏执,我感觉妈妈包的饺子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烟火,当时不懂得,现在想想那可能就是妈妈的味道吧!
说来真的是很有趣的事,我常说自己是吃着妈妈包的饺子长大的,儿子又一直说他是吃着我包的饺子长大的,也许是妈妈的言传身教起的作用,我给儿子最常做的也是饺子,可儿子对饺子馅非常的挑剔,对于妈妈包的素馅饺子是碰都不碰。
记得儿子小时候,我带着他住娘家,妈妈包的是酸菜馅的饺子,吃饭的时候小家伙瞅瞅这个,瞅瞅那个,一脸不高兴地说:“外婆包的饺子不好吃”。
妈妈问他:“那谁包的饺子好吃啊?”
“我妈妈包的饺子最好吃!
“我可是你妈妈的师傅,怎么会比我包的好吃?”
“不,我妈妈包的饺子最好吃!”小家伙一脸坚定的说,还不忘补一句:“妈妈包的饺子里都是肉”
妈妈宠溺地戳戳儿子的脑门:“原来你是食肉动物啊?”
一席话把家人都逗得哈哈大笑。|
我很喜欢这样的气氛,一直感觉生活就是要用一餐餐的烟火,一顿顿的食物来填满,一家人热热闹闹,其乐融融的在一起,才是家。
儿子回来七天,我变着法的给儿子做我会做的各种美食,临走的那个晚上,似乎有很多话想对儿子说,可始终又没说出口,因为我知道儿子大了,自然就要飞走了,都说妈妈的眼光有多远,儿子就会走多远,我不想给儿子任何的牵绊,限制他远行的脚步。只是默默的包他最爱吃的芹菜馅的饺子,肉剁的特别细,搅的特别的匀,仿佛把所有的思念,所有的爱,所有的不舍都包进馅里。
第二天早晨,儿子自己整理着他的衣服,我躲进厨房里磨蹭着不肯出来,只是盼着时间能慢一些,再慢一些,可分别还是会如期而至,儿子拖着行李箱出门的那一刻,我对儿子说:“累了就回家,妈妈包饺子给你吃!”,儿子顿了一下,对我挥挥手,头也不回的走了。
晚上我收到儿子的微信:“妈妈,我到单位了,一切都好,勿念。”接着又发来一行字:“很想吃你包的饺子,你包的饺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饺子”。
不知不觉间,泪水打在手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