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生活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数量越多,不仅会占去我们有限的空间,还会让我们感觉到负重。如果生活精于质量,即使数量少一些,也能够在质量中体悟到生活的精髓所在,找到生活的乐趣。
对于生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生活是一天又一天的简单重复,在年复一年的重复之中有梦想成真的喜悦,也有愿望落空的沮丧,之后,便又开始寻求新一轮的希望;也有人认为,生活是由无数的烦恼组成,正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懂得生活的人只想一二,参不透其中真意的人就会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难以自拔。其实不管生活究竟是什么,都需要我们用心去读,去体验。
当我们真正读懂了生活就会发现,生活是一道接一道的选择题。如果选择了轻松简单的生活,那么我们的一生就是快乐的;如果选择不断为自己加码,整日背负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拥有的也只有痛苦与重量。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存在和新生的东西令我们应接不暇,我们要顾及的事情也是数不胜数。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所要承载的东西越来越多,身上的包袱也会越来越重,不管是对事业的追求、财富的积累、家庭的经营,还是儿女的教育,都在给我们的生活加大重量。即使我们修炼得如何强大,最终都会有一个临界点在那里等待着我们。所以,在生活中要懂得减去那些不必要的数量,让自己的生活能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过得充实而完整。
假如给盲人三天光明,收入眼帘的当是郁郁葱葱的山林、苍翠欲滴的草地、和蔼可亲的身影⋯⋯这些,对于一个视力正常的普通人来说,不过只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有谁能在闲暇之时特地抽出时间去山林中听上半天的鸟鸣?有谁能对眼前的景物产生特别的惊喜?相信很多人都会熟视无睹、漠然置之,完全不能欣赏这生活中最真实的美景。
如果你去问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希望自己未来的女朋友是什么样子的,他一定会说:美丽、大方、有高挑的身材、双眼皮、大眼睛;如果你去问一位年已不惑的中年人,最希望自己的妻子如何,他肯定底气十足地说:勤快、善良、能持家;但如果你去问一位耄耋老人,最希望自己的妻子怎么样,他一定会不紧不慢地说:身体健康,活着就好。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自己所爱之人的希望也是越来越少、越来越现实。但正是这看似平常且极少的要求,才是生命中最上乘的质量。
所有我们一时看重的外在物质拥有和物质享受,都如同过眼烟云一般,只有心灵的清澈与宁静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正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身外之物如果能给我们带来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愉悦,那我们就应当为这些额外的获得而感到幸福;如果外在的物质非但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的好处,反而会令身体受损或心灵紧张、压抑或忧虑,那么这些外在的物质就应当予以及时的清理和舍弃。
很多人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放到那些身外之物上,结果他们的喜怒哀乐就完全被这些身外之物所主宰。最后因为过于看重身外之物而渐渐地失去了原本纯真的自我,失去了原本很容易就能获得的幸福和快乐。
事情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抓得越紧就越难以捕捉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其实生活的重量始终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生活的质量也可以依靠自己来提升。不管命运如何,不管生活给予我们的是什么,就算我们有时无法选择,却也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方式去接受,在貌似负重累累的生活压力下,找到属于自己的轻松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