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上了这一课,书本上的内容非常简单易懂,而且在前面两课的铺垫下,学生对于雌蕊、雄蕊基本结构已经知道,知道花是繁殖器官,也知道花要结果需要授粉,书上举了蜜蜂(昆虫)传粉的方式,也模拟了人工如何像小蜜蜂那样给花传粉,基本上孩子们通过看书和简单讲解就很快能知道这一个内容。
我在上课时以课本为基础拓展了一些内容,一开始还是回顾旧知:花的基本结构,完全花不完全花的区分,再让学生之前观察一株油菜花时看到了什么,那一节课我就引导学生观察油菜花谢了或者快谢的油菜花剩下什么,这节课学生很快说到“雌蕊”“授粉了的雌蕊”,“它会逐渐发育为什么?”学生知道是“果实和种子”“那花的结果只与雌蕊有关吗?”那么就能引导到雌蕊、雄蕊,再去回顾他们的结构进行细节分析。
接下来在传粉部分,我有加入一些课外知识。因为书上说了蜜蜂(昆虫这种传粉方式)但其实学生知道还有风,还有人工……等,那么我想在此基础可以拓展给学生,花的传粉方式,以昆虫为媒介传粉的称之为“虫媒花”,以风为媒介的称之为“风媒花”,“虫媒花”要传粉,特点“有气味,颜色鲜艳”,“风媒花”特点“轻、多”,这些都是学生能说出来的,只需要老师为他们归纳一下。在这过程中,有一些学生,会说到“风媒花” 想到后一课举例的蒲公英,那老师一定要提醒蒲公英是花粉还是种子,学生明确了以后,那么学生会更关注“花粉的传播方式”,然后总结出他们都属于异花传粉,学生自然会想到也有“同花传粉”也就是“自花传粉”;那么老师可以简单拓展“自花传粉”很少,有碗豆花、小麦等。
对于盛开的花为什么自己的花粉不会传到自己的柱头,它反而属于异花传粉。则是,大多数花花的雌蕊和雄蕊不是同时成熟的。
在上课时就有同学提出了,我小时候在没有学习生物时,同样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一种花花粉到了另外一种花雌蕊会发生什么?”那么其实让学生理解到子房胚珠的表面是有一定识别作用的(原生质肽聚糖不同,不过不用讲那么复杂,讲到识别作用就可以)也是对学生知识面的一种拓展。我觉得这是在当前这个年龄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理解的,因此把他们加入了本课。当然我认为,增加减少一些课外的或者课本上的知识,这样的教材二次开发,一定是基于学生学情和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还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课堂的目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