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将上述过程进一步完善,其实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找出意识倾向,以及它周围的方式,方式的载体,还有促进意识倾向发展的原因,这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一点。接下来,我都将会沿着这个思路而讨论问题。
好啦,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回到正轨上来。我们前面已经进行到第二阶段第一级的第一步,人类对于工具的态度仅仅只是利用,并且只能一对一的使用。那么关于第二步自然就非常容易得到,仍然是有关人类对于工具利用的程度,或者说人类对于方式的掌握程度。第二步:人类对于工具的态度仅仅只是利用,但是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一对多的对方式进行推广性的使用。不再像是以前,只有野人前辈们看见某种方式,然后模仿进行,而是初步地发现了自然界的某些联系。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关于火的使用,野人前辈们之所以用火来烧烤食物不是因为他们靠近火感受到了灼热和疼痛,而是他们亲身经历了食用大火之后的动物尸体,所以他们才会用火来烧烤动物。还有用火来驱赶动物也是如此。这个时候野人前辈们的思维视野是相当之单一。但是到了第二步之后,这种思维开始慢慢发生了某些改变。如关于尖尖石头的利用问题,刚开始野人前辈们用这种石头来割动物皮毛,这种方式自然是来源于偶然发现和尝试。随着野人前辈们对这种方式的不断使用掌握,他们开始更加了解他们所使用的尖尖石头的某种属性——锋利。他们开始用锋利这种属性去砍树支,去制作武器,去将尖尖的石头开始与木棍连接在一起制成了矛这种更为适合人类使用的利器。所以,关于第二步只是我们对于工具的使用不再那么单一化,我们开始逐渐挖掘事物同一属性的多种用途,我们开始学会了结合,我们开始学会了联系。其实自从我们学会了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时我们就已经超脱了那个时代的限制,这种意识应该是更为靠后的思考,以后我们会做出一些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