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的地方有这样的风俗,老人家老了,留下的被褥不能丢了,由几个孩子们平分,这叫分“前代人留下的福分”。老人们说,在以前,好多家庭为分几床被褥翻脸的呢。
这么一说,我想起祖母在世的时候,还曾经说到,曾外祖有件皮袄,留给了谁谁;曾祖父分家时,我们分到了那只半柜。有次,祖母拿出一条古铜色长裙,说:“这裙子还是我娘年轻时穿过的呢,解放后平时不时兴穿,村里娶亲嫁女,还用它当礼服呢!这条裙子,接送了半个村庄的媳妇闺女呢!”
我们那个狭小的茅草屋里,居然还有上两代人的物品留着,真是贫穷时代的奇迹。现在,在年轻人的家里,能找到的前辈人生活的痕迹已经不多了。就是自己的生活痕迹,也被新物件替换的难觅踪影。
大多数人家,换新楼搬新居,能扔的都扔了。
我们也是这样。被褥用了二十年,棉絮板硬,换成新的;家具老旧,新房都是整体装修,放都没处放。我们的前二十年家庭生活,只剩下一大书柜里的书是见证,其余的,都送的送,捐的捐,处理干净。
我想,到我们身后,这些东西,连同那些书,我的女儿也未必能选留一两件。
那么,什么东西,能证明,我们曾经来过?我们和我们的前辈,我们的后人,还有什么东西能够联系起来?
一直记得故居的老宅子,不大的四合院,还是土坯房呢!从曾祖就住在这里,后来房子老旧,在原址上翻盖整修,一家人还是住在那里。到现在一想起老家,左邻右舍,正院跨院,堂屋迎门的的八仙桌,桌后的条山几,梅花仕女的花瓶,太师椅上端坐的老爷子,几乎家家如此,这样的情景如今还历历在目。
没有了旧物件的家,就没有了亲人的印记。我们的生命,变得来处模糊,去处缥缈。让自己置身一个全新的环境,除了新鲜和舒适,我们是不是该有一种失重的感觉?
记得一个朋友的母亲去世,我们几个过去探望。老人去世已经有段时间了,可她居住的房间没有多大变动。老人喜欢的书桌台灯都还原样不动,朋友说,特别烦躁的时候,在母亲的房间里坐坐,心就沉下来了。
她戴着一只老旧的银镯子,看我盯着,笑了笑说:“母亲留下的,不值钱,算个念想。”
这才符合人之常情,我觉得。
斯人已逝,我们对亲人的思念,不是从旧物件上找到某种安慰吗?我们的感情,也需要寄放的地方呀!
先辈对孩子们的爱,需要有具体的表达,孩子们对长辈的感恩,也需要形式的体现。这代代相传的,可不就是用心积攒的“福分”吗?
民族有留传的物质的和文化的遗产,一个家族,不也应该有遗产留传吗?大到珠宝,小到日常用品,往深了说还有家风家学。物件,不正因有了人的因素,才有了另外的意义,而显得格外珍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