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救救我”,半夜时分,明姨突然接到电话,电话那头传来虚弱的声音,原来是明姨的姐姐兰姨。明姨立刻睡意全消,马上打车到姐姐家,连夜把她送到医院。
胆管多发结石,需要手术。医生都不可思议,这么大年纪,身上这么多石头怎么受得了?兰姨已经75了。
兰姨老公早已去世,三个孩子,都在外地打工。她一个人在家带着两个孩子,孙女初中,孙子刚上小学。一个75岁的老人,每天主要任务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做饭洗衣,照顾两个孩子。75岁,本应被照顾的年龄,本应安享晚年的年龄,却在各方面条件的约束下,过起了留守老人的生活。
病了,只有自己撑,家里所有的家务活,田地的活,只有自己一个人做。拾柴火,逮知了,剥玉米,养鸡鸭,只要力所能及的事儿,兰姨从来没有偷懒过。
这次的病痛,兰姨整整忍了七天,最后实在支持不住了,才给妹妹打了电话。从来没有生过病的兰姨终于病倒了,骨瘦如柴,仿若风一吹就倒。
在兰姨病倒的那一刻,还交代妹妹不要给孩子们打电话,怕耽误他们的工作。父母最放不下的永远是自己孩子,很多时候,他们不是不生病,而是不敢生病。在病痛面前,他们选择的往往都是忍耐。
“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让孩子们担心,他们在外面为生活打拼已经很不容易了。”很多老人都这样想。
我们做子女的,只看到父母的笑,却忽略了笑容后的泪光。
二
刘叔的三个子女都在外地,每年只能在春节回来探望他一趟。
今年的刘叔已经82岁,老伴早在几年前去世了。每天除了睡觉时间,刘叔基本不着家。不是去江边看别人下棋,就是在小区坐着看狗狗猫猫打仗,要不就随便找个公交车坐到终点,再坐回来。
年轻时的刘叔经历过日军飞机的轰炸、挨过三年自然灾害的饥饿,轰轰烈烈的一生,晚年却笼罩在深深的孤独里。
一天,刘叔家的水管坏了,水管工上门修理后,正准备离开,刘叔很殷勤地非要招呼小伙子吃顿饭。老人还特意去超市买了“一个里面有一整只虾仁”的高档速冻饺子,来招呼客人。
老人把两碗水饺放到餐桌上,摆好碗筷,笑眯眯地招呼小伙子入座。老人喃喃自语道:“爷爷其实不饿,就是想桌子对面有个人一起吃饭。”
小伙子听了,差点落下泪来。
通过对空巢老人调查问卷分析,只有34.8%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话是老人主要的精神慰藉,可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
很多老人都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尽孝,就是在物质上让父母宽心。我们买的起房子买的起车,却付不起陪伴父母的时间。
暮年的老人最怕孤独,那是来自心底深处无法排遣的恐慌。对时光易逝的无力,对孤灯影只的凄凉,仿若已经被时代,被子女硬生生地抛弃。
三
湖北有个京山县,村里老人中有一个说法:“药儿子(喝农药)、绳儿子(上吊)、水儿子(投水)都比亲儿子可靠。”
村里有“自杀屋”,“自杀洞”,很多老人在得了重病,不愿拖累子女时,就会到附近的老屋、荒坡、树林等地方静静地进行“自我了断”。
当地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当地人说,“只要年满70岁以上,生活上不能自理、经济条件差、子女生活比较困难、得了无法治愈的疾病这样几个条件,老人自杀就是“明智的选择”。”
“有的老人要自杀,还怕子女不埋他,自己挖了个坑,躺在里面边喝药边扒土;有卧病在床的老人会得到儿子的“明示”,喝药自杀;也有瘫痪在床的老人竟然会拿到药瓶自杀……”
老人们的自杀并没有在村庄里掀起轩然大波,相反,人们平静地诉说着,似乎在讲述一只猫一条狗的死去。
在这里,生不再是快乐,死也不让人恐惧。人们谈论着死亡,就像商量今晚吃些什么一样,没有对子女的谴责,也没有批判。也许偶尔会有唏嘘,但一阵笑声过后,又烟消云散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孝,在这里竟然被公然认可。
贫穷,可以限制人的想象,但不能束缚人的良知。父母养我们长大,我们一定要养他们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