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App目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标杆产品,如老少皆知的熟人社交app微信,在美国上市的陌生人社交app陌陌,而家校沟通也是互联网K12教育产品的标配,然而这两者功能存在一定的重叠,加上家长对于新产品的学习成本较高;以至于微信的出现使得只有沟通社交功能的App产品竞争力被大幅削弱,所以说尽快转型和强化独有的教育功能才是出路。
上一篇文章也谈到了2016年对家校互动类企业非常关键,在认清这个趋势下适当转型、修正路线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关于转型之路怎么走,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说明:基于社交这个特点,产品可以改进强化的点存在哪里地方?产品能增加什么功能,加强优势?还是说产品需要完全摈弃原有业务,找到新的突破点?
强——重教育
社交从工具属性来说是通用的,然而社交的入群不同,产品所需要的需求也会截然不同,正如陌陌可以在微信、易信、飞信、来往等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从陌生人社交里闯初一条路来;教育因其特殊性,家长、学生、老师三方参与,沟通双方群体又有较大的差异性,一款更懂教育的产品自然更受欢迎。
在重教育这点上,产品要的不是够用能用,而是好用很好用——这是同类产品需要改进优化的方向,也能成为产品强势所在**。目前K12现状是学校教育占据了主导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学校需求层面入手:
1)学校对舆论具有一定的控制权
在常见的微信群内讨论,由于交流不受限制,不加引导会到账无关的话题内容;相关的负面信息或言论更容易扩散,而校方希望的是能较好地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在家长心中树立好的形象。那么,可以给学校开辟自有的宣传渠道,比如学信App的公众号功能,校内师生家长可自动关注公众号并接收推送的信息,其使用权完全交给校方;这与南京市教育局2015年底发布的规范意见中的“学校负有对本校发送的文字、数据、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进行审核和监管的责任和义务”完全符合。
2)让校务管理更加简单上手
一是通知到达,如果有重要重大的事情,不管是学校向老师传达,还是老师向家长传达,这些通知都需要准确无误并且高效地到达接收着。在使用QQ群之类沟通工具时会存在刷屏的问题,且信息干扰太多容易造成忽略。
二是信息安全,某教育局曾公开发文,要求各学校“要采取切实措施对学生和家长的个人信息予以保护,特别对涉及学生隐私的信息必须为其保密。”在使用QQ等第三方通用工具时,经常会存在盗号、诈骗等风险,容易成个人信息造泄漏。
3)学生人身安全随时掌握
作文家长首要担心的是孩子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如儿童卫士、儿童电话手表此类智能产品的出现就是解决这个痛点;如果手机app可以与孩子的校园卡绑定,通过学生刷卡上车,校车出行的时间、固定线路和定位系统向家长实时发送位置,那么在离校和回家之间的路程上,学生的安全问题更具保障。目前从技术手段来讲,应用于公交站点的实时报站已经实现了(在地图应用和公交站显示屏上都可以看到),理论上校车的实时追踪也不是问题。
重——做加法
前有小米教主雷布斯的“极致”理论,后有“创业必须懂得做减法”的教条,其实道理都一样,但不可奉为圭臬;原因是一,“小而美”的生存模式适合你的教育产品吗,你具备支撑你“小而美”下去的条件吗?二,做减法尤其适用于创业初期,让创始人明确自身的产品定位和核心优势,不是在企业成长期和成熟期。
就现在来说,家校App可以做到足够细分细致,但徒有“小”却并不“美”了,如此单一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学校教育的需求,是时候做加法了!而且还要脱离家校这个范畴,回归到教学业务这个重心上来,否则也是徒劳。
如果社交要做轻,那么教学要做重,一个偏工具,一个重内容,内容的建设本质上要靠人力,靠员工或者靠用户,无他。
1)考试题库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还记得这句耳熟能详的谚语,考试是学生时代绕不开的门槛,而从前对付考试最笨的办法是题海战术,现在提倡的是个性化教学,学生做题也应该更有针对性。题库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包括老师出题、学生做题两大用途,由于产品设计和初衷不同,导致使用便利性会有差别,如猿题库就侧重学生端,梯子网(已关闭)偏重老师端。
但是题库产品耗时耗力,自主开发成本极高,题库本身的内容建设又是项繁重浩大的工程,所以这需要长久的计划。学信也通过研发推出自有题库,老师组卷后或直接使用试卷模板即可应用于平常的考试中。
2)作业答疑
考试是直接的结果,作业是积累的过程,作业习题相比题库更轻量,且适合暂时没有升学压力的低年级学生!怎么做呢?这里有两大需求——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解决学生的作业难题,就是不想做和不会做的问题。
针对不想做,可以从游戏化角度设计作业内容,边玩边学,像一起作业就是此类代表。针对不会做,可以通过自助答疑,如利用搜索引擎获取回答或拍照搜答案,还有一种是人工答疑,分为免费的网友问答何收费的抢答咨询两类,免费回答时间较长,收费刺激了用户积极性使得解答很及时,像百度作业帮这类产品很多;对了,要是不在线当面问老师也行。
新——从0到1
假如可以颠覆重新来过(已有的产品不建议这么做),那么可选择性很多,无异于二次创业,譬如上面提到的5个小点,几乎每个都有独立的互联网产品。假如想要求变求新,走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那么,我仅提供一个参考点:心理辅导。
**
笔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对人内心精神世界的塑造,是决定思想水平、认知能力、道德层次、处事方法等上层建筑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简单来说,教育塑造的是人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可现在不管家庭还是学校,普遍高度关注的学生的考试、学业成绩,给学生本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得不说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少见,只是被掩盖了,如果及时发现了不能忽视它。
通常,家长可能没有时间带孩子去拜访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孩子不愿意面对面沟通解决问题,那么在线一对一咨询(也可以通过电话)是不错的治疗方式,虽然如春雨医生这类医患咨询App已然很多,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教育心理辅导这类app。与有病医病不同的是,教育还可以提前规划,包括青少年的人生职业规划也是应该涵盖在其中的。
要做强,做重还是做新?转型之路自己选,总之不能忘了教育之本。本文为个人观点,如有偏颇之处,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