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墨豸
下午四点钟,我到了教室。
上课还早,课前准备已做完,我想写幅硬笔字消遣一下。好久没写了,写一会感觉挺好的。
刚到四点半,走廊里传来了说话声。可能有学生来了。离上课还有一个半小时呢,谁来得这么早?
我是非常不希望学生来太早的,有的家长把孩子送来就走了,还得给照看着,我又没有收托管费。如果孩子能安静地写点作业或者看看书,倒也没什么。关键是有的孩子还挺淘气,不得不分神格外关照。如果是夏天,我还得早开一个半小时的空调。所以我在课上提出过要求,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半个小时内到教室就行。
我到门口看了一下,果真有一位妈妈带着男孩走了进来。连续几周了,都是她娘俩第一个来的,说是放学回家再来会把时间都弄碎了。
到了家长等候区,妈妈拿出饭盒让孩子先吃饭,并嘱咐孩子吃完饭休息一会写作业。
说吃饭,那孩子可是没有犹豫,拿起筷子就造了起来。
我瞥了一眼孩子的饭盒,是一满盒饺子,还有几块可乐鸡翅放在盒盖上。我便逗了孩子两句:好幸福啊!妈妈真好是吧?
孩子忙着吃了,连吃带喝地回了两句,我也没有听清说的什么。过了一会儿,孩子吃完了饭,就跑到教室的沙发上躺了下来。妈妈说,咱可说好了,休息五分钟就得写作业啦!
孩子懒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说浑身没劲,不爱动弹。然后就一直躺在那里不动弹。我感觉十分钟都有了,还在那趴着,好像要睡着了。
妈妈开始提醒孩子了:好宝宝,过时间了,起来写作业吧?
孩子没反应。
妈妈说:大宝子,听话,你最棒了,赶紧起来,让老师先看书法练习,看完好写作业!
孩子这才懒懒洋洋地坐起来,慢腾腾把作业拿给我看。我一看作业又没有写足数,而且质量特别差,显然是应付的。
我没有说太多,因为此前都已经说过多遍了。
看完作业,孩子并没有回自己的座位,而是在黑板上画了起来。
妈妈又在召唤儿子:快回来啊宝贝,咱俩各做各的,看谁做得快。妈妈在使用激将法。
孩子不理会,继续在画。
大宝子,你最棒了,最听话了,快,过来!妈妈又在使用夸赞法。
着啥急啊,上完课回家再写呗!
回家你又该困了,快过来,听到没?我儿子就是棒。
孩子这才逛逛荡荡地回到了座位。一边写一边玩着。
不知不觉五点半了,又有学生来了。
也不知作业写了多少,反正是放下了笔,和后来的男生疯玩了起来。
妈妈没有再喊儿子写作业。
这个孩子跟我学书法快有三年了,是疫情出现的那年冬天开始跟我学习书法的,因为疫情停课,直到七月份,我才开了网课。
第一次上课,我便记住了他的昵称——坦克。一节课下来,我便非常认同佩服起给他起昵称的人了,真不愧是坦克,每次说话都得连续说上三遍以上,真有些被坦克碾过一样的感觉。
后来线下复课了,我才见到小家伙。真是名不虚传,你告诉他一句话,他都会有点抓狂地把“知道了”三个字说上好几遍。
妈妈告诉我。他的孩子吃表扬,希望我多夸夸。
我是赞同夸奖孩子的,表扬的作用确实要远远大于批评。我觉得我也是比较善于运用表扬的。
而且我夸孩子都是找到孩子的些小亮点,发自内心地夸奖,绝对不像有的家长就会说你真棒你真乖。但是我不违心地夸孩子,如果孩子没有做好,我绝对不夸。我认为夸也要夸到点上,如果夸滥了只能是害了孩子。
学生来齐后开始上课了。我上课前都要和学生做一下简短的交流,说上几句话。时间长了,有些家长给我总结出一个说法,说我上课有特点就是先训话。他们不懂,其实这是在组织教学,我不和他们解释。
这节课,孩子们表现得都不错,只有他状态不好,写起来根本不观察,写得飞快。我制止了他两次也没有什么改变。到了软笔课,状态更是不在线,笔也不好好调,蘸完墨直接把笔拎出来就写,写出的笔画,墨淌成了了小河。而且写完两个,就不再写了,把头一歪趴在桌子上。我说他几次,都没有改变。
于是,我决定狠点训他一次,便说道:看看你的状态,还像个学生吗?刚吃完饭就这个样子,我看饺子白吃了,不如倒垃圾桶了!随后,就是一大段批评。
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当着学生面,点名道姓地批评哪一个孩子的。但今天我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
听了我的批评,他当然不会高兴,手里拿着笔,坐在那里黑个脸郁闷着。这时吴老师过去,配合地安慰他,把着他的手练字。
在我俩一个白脸一个黑脸一唱一和下,他终于认真了起来。
临下课前时,我又表扬了他:妈妈说你吃表扬,不吃批评,我看并不是嘛,今天让我批评了,表现得很虚心啊,后来写得很认真嘛!这样就对啦!还是我的好学生,我喜欢你这样接受老师批评,知错就改的学生!
下课后回到家里,我给家长发去了一个微信,让她再和孩子交流一下。
我觉得孩子妈妈的教育方法有误,不能只是一味地哄,一句你真棒成了口头禅,用起来没完没了。教育孩子应该恩威并济,严慈共用,让孩子知道什么事可为和不可为,合理运用才会起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