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还艳阳高照,今天 乍暖还寒,好一个“春寒料峭”!窗外寒风呼啸,室内温情洋溢,九年级语文公开课活动正在进行,今天承担公开课的是九二班的张平平老师。
离上课还有一分钟,九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已经提前坐在教室后面,静候这节课的开始。年轻的张老师站在讲台上,自信中带着温暖的笑容: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先来一个课前小游戏如何?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张老师像变戏法一样拉开黑板,大屏幕展现在眼前:根据提示的词语说诗句。教师瞬间变成诗词大会现场,你一句来我一句,你方说罢,我登场,12个词语引出了三十多句古诗,同学们还欲罢不能。
老师适时引出诗词大会会徽,并抛出问题:你能用恰当的语言说出会徽的构图要素和寓意吗?此时,沉浸在诗词大会中的听课老师恍然大悟了:原来这是一节图文转换的专题复习课。引入可谓新颖别致。
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后,张老师重点讲了图标图文转换的要求:对图标内容进行客观的介绍说明,不添枝加叶,不带任何个人感情,不议论,不抒情。做题步骤有三:1.先将图标的主体图形描述出来;2.说明的顺序可采用先中间再两边,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外到内的顺序,对整个图标的构造进行整体的描述,将图标里面的图形、汉字、数字、字母等一一表述出来;3.如果图标有标题,则一定要先写出标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掌握了理论之后,张老师结合三个中考例题把理论实践化,内化于心。并总结出做这类题的口诀:多少要素要看清,紧扣画面说寓意。主次特点要分明,题目要求是根本。合理联想与想象,要点表达要全面。联系现实悟图形,条理规范得分高。
第三节,语文老师齐聚教研室,张老师首先说课。其余老师评课,肯定了这节课准备用心,讲课精心,设计匠心的优点。也指出了板书不够规范,重点不太突出的不足。优点让我们自信前行,不足让我们虚心努力。评课气氛温馨而和谐,彰显了我校语文教研组一贯的教研氛围。
今天,我们站在课堂上相望,站在教研里相融;上课评课,曲水流觞。最远的距离成为最近的咫尺;做语文老师是幸福的,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慷慨激昂,指点江山,可以诵读万千世界的经典篇章。今天,不是一个教研活动的结束,而是另一个“研究学习”的开始,我们这样阅读着,行走着,步子就变得优雅、从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