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骑行至虎门炮台来回两百公里。
在虎门炮台的分炮台,沙角炮台遗址看到了林则徐纪念碑,是民国年间修建的。
它正面对着珠江的出海口,当年英国人就是从这里开船进的虎门,直至后面的广州。
炮台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修建的,炮台下面是虎门销烟的池子。
然而,珠江口星罗密布的炮台,也没有阻止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后来清朝的彻底灭亡。
有人做过设想,是不是当时林则徐不那么激烈的禁烟,不惹怒英国人,是不是就不会导致后面一连串的历史惨剧。
就像现在的乌克兰,如果不抵抗是不是就能相安无事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觉得时间长短或许不一样,但如果软弱,如果不自强,无论如何是改变不了悲惨的民族命运的。
国家和人都是一样的道理,不要在乎是否烧香是否磕头,是否人情世故,是否瞻前顾后,首先是要自己要自强,自己有独立,强大的人怎么社交都是交际花,弱小的人怎么交往都是贱如草,无足轻重。
珠江口的海浪还在拍打着岸堤,旁边停靠着一首军舰在维修,河口中间快速的开过香港至广州的特快游轮,虎门大桥在不远的高空威严耸立。
是呀,林则徐是对的,牺牲一代人又何妨,换来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的警醒和自强,他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