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之后,我们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趋于中庸化了。怎么说呢,就像是没了自己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了一样。朋友问:“你想吃点什么?”你说:“随便。”朋友问:“那你想喝点什么吗?”你说:“都可以。”朋友还会问:“你喜欢这款还是那款呢?”你会说:“都还行。”
还能确定自己仍然是那个爱恨分明,嫉恶如仇,是那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吗?
好像长到二十多岁的样子就失去了表达自己特别喜好的年纪了。我们怕自己喜欢的别人不喜欢,我们怕自己喜欢的被别人所憎恶,我们怕自己喜欢的到头来却成了别人的附属品,我们怕自己喜欢的永远是自己不能得到的。
当然,我们讨厌的东西成了别人喜欢的也是一件令人费解却不能多做一句感想的事情。我们惶惶度日,生怕自己的喜好成为别人所唾弃的东西。我们开始担心变得和别人不一样。
像周围所有人一样,在爸爸妈妈的关怀下度过愉快的童年,在小学的校园里努力的成长,在中学时代有种种的奇思妙想,经历过高考大军万人过独木桥的大事件,而后在大学百无聊赖的过着积极废人的生活。这样很普通的过完前半生,马不停蹄的又迎来了后半生,找工作,买车买房,结婚生子,还没停下来喘口气又要给儿子女儿张罗着这儿那儿的。随后眼看着就到了退休的时候,却发现还不曾为自己而活。想到这的时候,你或许会说我也有不一样的时候啊,对呀,你是有不一样的时候,你的不一样不也是为了逃脱都一样的人生轨迹吗。在你所面临不一样的环境时,你必定经历了种种困扰或是磨难,但是直到最后你依旧选择了和周围的人保持相同,磨平了自己的锋芒。
并不是说我们就必须要和别人一样,或是必须要和别人不一样。在这之间,我们还可以努力在人生的星河中去找寻自己生命中独一无二的光芒,那束你不必看别人怎么做就熟知的光芒。
我们表现的像是对外在世界选择都可以接受,但是只有我们内心知道,有些事有些东西只有或只能选择跟别人保持一致,才能显示出自己不是那另类的一员。
就好像是上课时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说到有想法就可以说,选择哪个并说明原因,自告奋勇的先来。但我们知道,如果这时候同学没有一个说话的,没有一个举手的,就会一直保持这个状态。当中那些心里有想法,却没有举手的人就是选择了跟别人保持一致这种状态。直到老师点名起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样的僵局才会打破。
究竟我们在担心什么呢?与别人不一样?自己内心过不去的坎?还是中国人潜意识里的别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我们所熟知的文章里处处写的是那些与众不同的人。
林海音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写到“我们都有一种脱离旧辙的欲望,我们都希望变成另一种人物,大家都有着梦想。”这本就是在鼓励与众人不一样。
安德烈·纪德在《地粮》中说到“这只是站在生活前千百种可能的姿态之一。觅取你自己的。另一人能和你做得同样好的,你就不必做。另一人能和你说得同样好的,你就不必说;——写得同样好的,你就不必写。注意你认为除了在你自身以外任何他处所没有的,而静心地,或是急切地,从你自身建立起,唉!人群中最不能更替的一员。”他也是在鼓励众人做那不可更替的一员,那与大多数人都不一样的一员。
从小到大,我们学习了多少规范我们自己行为的道德准则,又在脑海里印下了多少句要跟别人一样,之后又有多少次劝自己不要那么冲动,看看别人怎么做再行动。我们就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让生活的琐碎把我们对生活的热情磨得一干二净。渐渐成为与他人相差无几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真的是怕不能活出自己的锐利锋芒,但又好像无可奈何遵从着成年人世界里的种种条条框框。想突破却又好像找不到出口,小心翼翼的过着百无聊赖的生活。
真的是怕和别人一样,又怕和别人不一样。这样的时刻,你就得考虑值得与不值得的问题了。就像哈姆雷特考虑的生与死的问题一样重要,你要考虑的是不是也该为自己而活。
我们都希望在这个世界里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在自己所熟知的世界里化作一抹星辰,或是为了不让自己落入俗套,拼命地活着。就这样,一步步的,马不停蹄的,没有回头路的往下走,直至与那时的旁人拉开距离的时候,才真的算是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也真心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最终活成你心目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