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 焦点网络初级5期 洛阳 坚持原创分享第56天(2017.7.17星期一)

《我尊重孩子了吗?》

平常学习中常说,对来访者要做到尊重、共情、积极关注。但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样呢?请看——

场景一  孩子中午放学到家,我问孩子,想吃啥饭啊?“不知道!”一听这话,我生气了:“不知道?不知道叫我咋做饭?”

场景二  到饭店点了,喊孩子吃饭,他会说“现在不想吃,晚会儿吃。”

一到这种时候,我就特别生气,想想原因,大概是我对孩子的回答加入了自己的以为,贴上了负面标签。“不知道吃啥饭”我的理解是:我好心问你了,你就得回答啊,你想吃啥饭自己还不知道吗?

“现在不想吃,晚会儿吃。”我的理解是:不就想多玩会电脑吗?你不想和爸妈一起吃饭啊!

今天,我突然理解他了。因为我也有与孩子相同的感觉。

下午回家,老公已经做好饭了,可是,学习半天的我,肚子却饱饱的,一点食欲也没有,老公喊我吃饭,我随口说“不想吃,啥时候饿了再吃吧。”这话一出口好熟悉啊?我不是不讲理吗?凭啥我不想吃就是真的不想吃,孩子不想吃就是想多玩会游戏?就是不想和爸妈一起吃?如果孩子也给我贴上标签,我心里会有啥感受?

中午学习结束时,跟一位同事聊天,问她去哪吃饭?边上一位学友接茬道:“快说说看,你们吃什么,叫我也参考参考,真不知道吃什么!”她的感觉和我家孩子一模一样的,凭啥非让孩子说出想吃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啊!我以为的是我的不是孩子的。

      你看,做到理解与尊重真难!还得修炼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