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年轻干部作风建设培养过硬合格接班人
作风建设是年轻干部成长路上的“必修课”,更是永葆政治本色的“护身符”。年轻干部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他们的作风状况,直接决定着这支队伍能否接好“接力棒”、跑好“新征程”。
面对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的作风问题,部分年轻干部由于党性历练不足、社会阅历较浅、基层锻炼不够,对“围猎”腐蚀的警觉性不高、对纪律规矩的敬畏心不强,更容易成为作风问题的“易感人群”。
加强作风建设,关键在行动,根本在担当,急需各级党组织和年轻干部自身共同努力,从思想、实践、监督、导向等多个维度发力,推动年轻干部作风持续好转、根本好转。一是以“思想铸魂”为根本,筑牢作风建设的“压舱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年轻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帮助年轻干部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把党性教育融入年轻干部成长全过程。二是以“实践历练”为路径,锻造作风建设的“硬筋骨”。把年轻干部放到基层艰苦环境中去,让他们在“解决邻里矛盾、推动乡村振兴”中增强群众工作能力;把年轻干部放到改革攻坚、乡村振兴等“吃劲岗位”上,让他们在处理复杂矛盾、应对风险挑战中锤炼“敢担当、善作为”的作风。建立年轻干部多岗位交流机制,让年轻干部在不同岗位、不同领域中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克服“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三是以“严督实管”为保障,织密作风建设的“防护网”。把作风建设贯穿年轻干部入职教育、岗前培训、任前谈话全过程;年轻干部要严格自律自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始终做到慎独慎微慎初;自觉接受监督,始终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四是以“鲜明导向”为牵引,激发作风建设的“新动能”。注重看年轻干部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政治素质、品德修养和作风表现,让“真抓实干、作风过硬”的年轻干部得到认可;注重选拔基层中有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党政领导机关,让“作风好、能力强”的年轻干部有机会、有舞台;正确运用“三个区分开来”对年轻干部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进行综合研判,并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表彰宣传力度,让作风好的干部“敢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