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生命工程”,是检验干部队伍战斗力的“试金石”。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当下,作风建设已从“破冰突围”转向“纵深攻坚”,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抓铁有痕的韧劲,构建起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以思想淬炼筑牢作风之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部分干部存在的“躺平式”心态、“守摊子”现象,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的滑坡。需通过常态化理论学习,将党性教育融入“三会一课”,用好红色资源开展沉浸式教育,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内化于心。
二、以制度创新扎紧作风之笼
制度管根本、管长远。需构建“教育-监督-惩处-整改”闭环体系:建立干部作风负面清单,明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的具体情形;推行“码上监督”平台,实现作风问题一键举报并及时响应;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细化“三个区分开来”实施细则,为改革者撑腰、为实干者鼓劲。
三、以实干导向检验作风之效
作风建设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发展质效上。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是民生冷暖的晴雨表,人民群众的目光是最真实的监督器。当决策部署仅停留于红头文件运转、会议材料传达,当部分同志沉溺于“表态即履职”“打卡式执行”,再美好的发展蓝图终将化为群众眼中的“墙上愿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唯有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用真心换真情、以实干赢民心,才能让惠民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使改革发展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切实转化为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推行“问题销号制”,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实行台账管理、限期办结;开展“作风评议”活动,组织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进行测评。
四、以文化浸润涵养作风之魂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滋养作用。需打造“清风文化”品牌,建设廉政教育基地,创作廉政微电影、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开展“家风助廉”活动,通过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举办廉洁家书展评,筑牢“单位+家庭”双防线;建立“青廉工程”,针对年轻干部开展定制化警示教育,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需以“永远吹冲锋号”的定力,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让优良的工作作风成为干部的鲜明标识,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新时代征程交出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