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书中找到共鸣感到兴奋的美好体验,我曾在《燕园拾尘》一书中读过这样的话语——字字都好似从自己心里流出来,又流回到自己的心里,仿佛在一位先知的引领下,倾听自己的内心发出的隐秘的声音。
日本作家赤羽雄二《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这本书再次给了这般的感受,与我自己近两月来的读书心得不谋而合,引发了我的不少共鸣与思考,且有与你们分享的冲动。
查理·芒格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全部都是每天阅读的人。巴菲特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
作者曾在麦肯锡工作14年并坚持每月读10本书以上,他通过观察身边出色的人,也认为优秀的人身上都有共同的特点之一是即使工作再忙也会坚持读书。
如果你想向优秀人士看齐,做到再忙也能坚持每天读书,我想这本书中有你想要的答案。
从这本书中我也有找见属于自己的答案,结合实践经验与你们分享一二。
1.深谙坚持读书的价值无穷无尽
为什么工作繁忙的成功人士会经常读书?作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那是因为他们认为书中蕴含着他们那样做的价值。而价值是什么呢?
价值在于读书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提升实力,不断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还可以增强同理心与共情力,激发想象力,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较为重要的是激发干劲,汲取行动的力量。
最有感触的价值是激发干劲这点,我深有体会,我们在迷茫的时候, 去书中发问,总能从书中找到方向;我们在无力的时候,去书中索求,时常能得到行动的力量。
比如说,2018年经历考研调剂的那段日子,是我的低谷期,那段时间特别迷茫且不安,不知道何去何从,为了让自己更加坚定一些,曾有读比较励志的文章,暂时从不安中抽离,让书给予我些许勇气,继续元气满满地前行。
再比如说,在正式开启60天日更挑战之前,为了让自己坚定地在坚持写作这条路上尽可能地走远一些,我便读了粥左罗的《学会写作》一书,读后令我干劲满满,并有趁热乎劲儿写成了一篇书评,引来一众好评,是这本书给予了我坚定的力量。
2.调整读书的优先级,化被动读书为主动读书
主动读书与被动读书的区分点在于哪?作者认为在于主动读书是把读书这件事情放在一个积极且必须的位置上,也就是说书不是“可读不可读”的东西,而是必须要读的东西。因为书本能帮助我们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
那怎样才能化被动读书为主动读书,坚持每天读书呢?赤羽雄二给出的很实用的一个建议是学会调整读书这件事的优先级,把它当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来做,“重要”是指必须要做,“紧急”则是指不能拖延,要严格遵守时间完成的事情。那么无论多忙,何时何地都能做到每日读书。
我在今年2月份之前,对于读书一事总是断断续续地,后来我有意识地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阅读一小时,有了这个信念后坚持行动,从读书中感到了无穷无尽的魅力,便把读书这件事情当成和刷牙、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情来做了。
3.在固定时间进行阅读,让读书行为模式化
和古川武士《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提到的让行为模式化的观点类似,作者赤羽雄二建议为每一天留出必要的读书时间来,甚至可以为工作日和休息日制定不同的时间表,把读书时间给放进一天的时间表当中。
在固定时间进行阅读的方法,有助于我们保证读书时间的同时,养成坚持读书的好习惯。我现在一般是饭后进行阅读,边靠墙站立边进入美妙的阅读时光。
书中有职业母亲为了保证阅读时间,会比孩子早起一些进行阅读;作者除了安排固定时间阅读,还会充分利用通勤时间来进行阅读,合理运用碎片化时间来阅读。
4.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读书
就像《写作提高一点点》书中建立写作小组来养成写作的习惯一样,赤羽雄二也建议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读书。这是在养成阅读的习惯路上的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
一个人或许走得更远,但是一群人一定走得更快同样适用于养成阅读习惯这件事儿。我在3月份逐渐恢复阅读习惯的时候,便有意识地加入了西安趁早组织的阅读训练营,以缴纳保证金的方式进行,21天为一个打卡周期,若活动期间每天坚持成功打卡,便可以返还保证金并发布勋章。
我很感激西安趁早组织的活动,作为一种外部监督的力量,给了我每日坚持阅读的动力,至今我也有保持每天打开微信读书看看书的习惯。
5.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带着问题去阅读
有的人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或许会有过看过的东西很快会忘掉的烦恼,作者适时地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什么办法能做到快速记住书中的内容?
他认为关键在于应该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去阅读一本书,也就是尽可能地带着问题去阅读,也可以在开始阅读之前问自己两个问题:“我想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以及“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如果能在读书时有这样的目标意识,我们读书时的专注程度和理解程度会有所提升。
我在前前后后培养读书习惯的过程当中也逐渐摸索出了这个方法,曾从读书过程当中总结出”时时刻刻从书中寻找生活的答案“的话语,就是提醒自己要学会从书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3月份开始恢复健身,便有意识地多读了读和健身相关的书籍,遇到怎么突破平台期这样的问题时也从书中寻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4月份时巩固习惯的养成,便也读了和养成习惯有关的书,带着一定的目标感去阅读,并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感受到了读书的效率提升。
6.避免手机消息干扰,专心致志地阅读
对于读书来说,集中精力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一心多用,读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难以有效同时处理多个信息。所以作者建议我们,在读书时,应该尽量关闭网络和手机。赤羽雄二在阅读时会尽量断网,同时必要时会将手机设成静音模式。
对于作者提出的这点建议,我深感赞同,专注阅读与不专注阅读的效果差别非常大,所以我一般在阅读的时候会配合「番茄ToDo」App使用番茄钟来避免手机消息干扰,专心阅读,汲取知识。如果你们想要提高阅读的效率,也不妨试试关网、关机或者使用番茄钟哦!
7.用输出倒逼输入,形成良性循环
阅读是输入的一种方式,而输出可以是公开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与人交流分享读书,不管是那种输出方式,都可以促进我们加深对于内容的理解,更多地增加输出内容。
书中提到的写博客是公开输出的一种,作者认为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从读者那里得到许多反馈,同时能让我们不断找到有意思的书籍,让读书方法变得更加细致。
比起写博客,发朋友圈、发微博、写公众号、在豆瓣写书评是更为常见的一种输出方式,不管是在哪个平台进行输出,只要坚持输出便会有收获。
我在进行60天写作日更挑战的过程当中深有体会,如果想要每天都有一定的写作灵感与素材,那么便离不开持续且稳定的输入。所以目前我每天必会做的事情,除了写作和运动,还有保持每天阅读至少一小时的习惯。在读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源源不断的灵感。
与朋友交流读书心得体会也是一种不错的输出方式,通过向朋友分享自己读过的书中引发共鸣的内容,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总结能力,还可以提升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从交流中进一步汲取灵感。
就我而言,我经常在读到能引发我思考的地方,和朋友进行沟通、交流,会逐渐发现在这个互相讨论的过程当中,有助于我们理解平时没有发现或者需要花时间才能理解的部分。
8.读书后积极实践,把书中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赤羽雄二在书中提到说,书本身具有让读者付诸行动的力量。如果不读书,书就无法发挥这种力量,故而作者建议我们读书以后应当积极实践。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实践呢?作者提出了一个听起来不错且可行的方法——每读完一本书,写一篇”读书档案“,这类似于最近在写作训练营里学到的落地清单和剽悍一只猫在《一年顶十年》里提到的实践清单。
”读书档案“具体该怎么写呢?只要分为四大部分来写,即阅读这本书的目的,阅读后的收获、感受,阅读此书后,会采取哪些行动,3个月后会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改变。如下图所示。
我还没有尝试过写读书档案的方法,看后本书,打算实践起来!看来读书再一次给予了我读书的力量,如果你们有类似的习惯,不妨分享给我哦。
读罢《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深感运用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也能让我们的读书行为事半功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我们向优秀人士看齐,做到再忙也能坚持读书,并不断将书中的知识活用到自身的生活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