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论述早期希腊哲学的后一阶段,即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的希腊自然哲学。在时间上,它和希腊古典文明由盛转衰时期的希腊古典哲学相衔接并有所交叉。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哲学家代表是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和德谟克利特。这一时期的自然哲学有以下几个主要思想特点:
第一,从探索物质结构这一新途径来解决万物的本原问题,力图克服伊奥尼亚和南意大利两大哲学传统的对立。这一时期的自然哲学对两大哲学传统都做了扬弃。
第二,致力于克服伊奥尼亚和南意大利哲学传统关于本原问题的两种“一元论”的对立,在本原探究上经过“多元论”最后达到一元和多元的统一。
第三,在阐述物质粒子的基本特性、描述自然总画面和宇宙演化时,都还处在素朴的直观中,保留和发扬了伊奥尼亚哲学的自我辩证光彩,但也有所消退,带有机械性。
第四,开始以日渐明朗的方式产生了对物质和精神分化的认识。
第五,开始重视研究认识问题,力图将比较粗浅的认识论思想和本原论贯通起来,形成了素朴的反映论。
第六,更多地关注人和社会问题,较多地比较显露、增进着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的自然哲学,是古希腊哲学开始走向系统化的时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承前启后,比早先的哲学有相当明显的新进展,又为苏格拉底以后哲学的繁荣做了重要准备。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3~前432)
恩培多克勒,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挑头的自然哲学家。他既是民主派政治家、知识开阔的杰出科学思想家,又是神秘的宗教先知,双重人格奇妙地融为一体。他较多地接受了南意大利哲学传统的影响,将伊奥尼亚哲学的单一的物质本原论率先改造为微粒子结构的四元素说,也率先研究了自然和人的世界的变动生灭的动力问题,提出“爱”与“争”两动因说和宇宙循环演化论;他率先研究感性认识的物质与生理基础,论述了“同类相知”的“留射说”;他宣扬的奥菲斯教教义已明显表现出理性一神思想,并被用来阐释净化说与历史循环论,这和毕达哥拉斯学派宣奉的奥菲斯教教义、爱利亚学派主张的“一”与“存在”即理性一神都有不同,有新的阐释与发挥。
四根说和“爱”与“争”两动力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四元素)和“爱”与“争”两动力的基本学说,是一种新的本原论。处在早期希腊哲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上,这种学说打开了伊奥尼亚哲学将某一种具体物质(水或火或气)当做本原和爱利亚学派以抽象静止、浑然一体的“存在”为原理这两种“一元论”僵持对立的胶着状态,在更浸染南意大利传统气息的情况下,它综合这两种不同的哲学传统,统一“一”与“多”、感性现象世界与世界全体的本质,将本原的探讨引向物质微粒子结构和动因问题,以此解释万物的动变生灭与宇宙演化,而动因问题又潜蕴着物质和精神分化的可能性。他的学说在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为深化发展自然科学迈出了可贵的开创性的第一步。
在他的《论自然》残篇中,他用希腊神话中的四位神分别喻指水、火、气、土四种根。他认为它们是万物的本原,并且以此解释在本原上“一”与“多”在事物变化生灭中的动态统一。四根的结合与分解造成事物的生成与消灭,造成“一”与“多”在运动变化中的统一,他主张四根自身永恒不变,只是由于它们的互相结合和分解,才造就世界万物循环性的产生和毁灭。四根是世界的终极存在,它们构成一切,连神也不例外。
恩培多克勒提出四根或四元素,并不是只将早先哲学已涉及的水、火、气、土这四种本原简单地综合、拼凑在一起。他所说的“根”,就根源意义来说,已经是指物质结构的四大基本元素,是指作为万物内在构成的本原。他已不再停留在单一物质本原的表面物态变化上,而是开始深入探究物质内部构造的堂奥,最早提出了关于物质结构的元素理论,并通过物质元素的结合和分离的构造活动,来深入理解事物的生成和毁灭。四大基本元素在质上不可变,它们作为永恒存在的全体也没有生成和毁灭。因此,早先哲学家所探讨的本原,到恩培多克勒那里开始有了物质结构元素的崭新的意义;这开启了当时近半个世纪希腊自然哲学的基本方向,也是早先的“本原”范畴向后来的“本体”范畴过渡的一个重要的中介环节。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或四元素理论,是他综合、改造爱利亚学派哲学和伊奥尼亚哲学两大传统的结果。他用不生不灭的四种物质元素,改造了巴门尼德那个抽象空泛的“存在”,用四元素的结合和分离来说明自然万物的生灭变易,他将巴门尼德的“存在”打碎成四元素的微粒子。它们的结合和分离形成万千个别事物的生灭和变易,但它们自身是无生灭的“存在”全体。
四元素说是哲学上的新本原论,也是首创的物理学意义上的微观粒子结构说,它强调物质的有定形的数量比例与形式结构,无疑也是深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它有粒子化、孔道结构和数量比例三个特点。
第一,四元素是粒子化了的,是构造物质元素的基本单元。四元素本身就是许多微小的粒子,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就成为万物。
第二,微粒元素组合万物,具有特定的孔道结构。元素例子结合构成物体,包含着无数微小的孔道,不同物体所含孔道的大小不同;和另一物体的孔道相吻合的粒子,就可以进入那个物体,否则就不能。
第三,物体的元素结构有一定的数量比例。由于四种元素粒子数量上的不同比例,造成万物在性质和形态上的千差万异。
恩培多克勒注重南意大利哲学强调的本原有定形传统,吸收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与几何形式结构的思想,来建立物质微观粒子结构学说,开始用量来规定质,开启了探讨物质构造中量和空间形式结构的规定性,这同强调本原无定形的伊奥尼亚哲学相比终究是一大进步。
“爱”与“争”
四种基本元素自身不变动、无生灭,只因它们的结合和分离产生万物。那么,这些元素怎样才会运动?它们结合和分离的动因究竟何在?恩培多克勒提出一对对立的动力因:“爱”和“争”。爱是一种结合的力量,争是一种分离的力量,爱和争这两种对立的动力此消彼长,使四种基本元素不断结合又不断分离,因而万物就处于经常的生灭变易之中。
在早期希腊哲学家中,恩培多克勒第一个从自然本原以外去寻找运动的原因。爱和争的作用是双重的,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的。爱将不同的元素和不同的物体吸引、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就是将本来聚集在一起的相同的元素分离开来了;而争将某一结合物体中的不同元素分解开来,同时也就是将同类元素吸引、聚集在一起了。这就是说,爱在结合时产生了(另一些事物)分离,争在分离时产生了(另一些事物)结合。结合和分离是对立的统一。事物的产生和消亡也是双重的:不同元素的结合体形成,也就是同类元素的聚合体消解;不同元素结合体的消解,也就是同类元素聚合体的产生。
恩培多克勒本人既是科学家也是宗教的先知。在科学和自然哲学方面,爱和争主要表现为物理的力量,但也染上了人格和情感色彩;而在宗教思想中,它们就完全是精神性力量。他自己还没有明确地将精神和物质区别开来,也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区别的必要,但他所解说的爱和争带有明显的二重性,潜生着物质性动因和精神性动因分化认识的可能性。
宇宙演化论
恩培多克勒认为,宇宙是个球体,永远处于周期性的循环演化之中。四种元素是它的基本质料,爱和争则是演化的动力。每个循环周期经历四个不同的演化阶段。爱和争这两种对立的力量轮流占据主导地位,使元素分别结合和分离,当这种运动达到绝对状态时,爱和争的主导地位便发生了变化,朝着相反的运动方向转化。就这样分合交替,周而复始。在这种循环演化种,由不同元素结合成的具体事物,或是在分离中各类元素的自相聚集,都是暂时的,只有四种元素的存在以及爱和争的力量才是永恒的。
同类相知的流射说
在早期希腊哲学中,恩培多克勒开始比较具体地研究认识论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各种感知认识形式及其生理基础。他将元素本原论和考察认识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提出同类相知的流射说这种素朴的反映论,并从感知的生理机制剖析认识的主体方面,形成一种认识活动的感官生理学。
他有一种素朴的“粒子放射”的见识,认为任何物体都有连续不断、细微不可见的元素粒子放射出来。不仅动物、植物、大地和海,而且石头、铜和铁都不断放射出许多流;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于这种无休止射流的不断运动而损耗和消亡的。
他的同类相知的流射说,又是和他的元素的“孔道结构”与同类相聚学说相一致的。感觉是物质的元素粒子在流射中通过孔道互相作用的结果,而客观对象的流射粒子进入感官,应是和成分相同的元素的构成部分相遇,进入合适的孔道,才能形成种种感觉。根据这种流射说,同类相知就成为他的认识原则。
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约公元前500~前428)
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同意大利的恩培多克勒遥相呼应,阿那克萨戈拉孜孜从事哲学启蒙,首先将伊奥尼亚的自然哲学带到希腊本土,为伯里克利时代兴盛的希腊古典文明灌注了科学精神,促使希腊哲学的中心转向希腊本土。他也综合伊奥尼亚哲学和南意大利哲学,探求物质粒子结构的本原,但和恩培多克勒不同,他更偏重以彻底的多元论修正和革新伊奥尼亚哲学,并且提出“种子”和“努斯”这种二元论哲学原则,使物质和心智范畴的分化认识明朗化。他的哲学成为古希腊哲学向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柏拉图过渡的重要环节。
他与同时期的恩培多克勒所探讨的课题和基本思路很相似,但两人的哲学内涵、风格与气质又很不相同,后者偏重于南意大利哲学传统,而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深蕴伊奥尼亚哲学气质。这表现为两点:(1)在探讨自然本原和物质粒子结构上,恩培多克勒固守南意大利“有定形”的思想传统,注重数量比例和孔道结构;他则强调物质本原在质上的无限多样性和连续性、融合性,忽略了探讨自然物质的数量规定性和形式结构,仍然表现了伊奥尼亚哲学的“无定形”特色。(2)恩培多克勒的哲学带着浓厚的科学思想和宗教思想的二重性;他的自然哲学则不见宗教气息,洋溢着强烈的理性主义精神,基本倾向是捍卫科学和理性,同宗教迷信相对立。
种子
阿那克萨戈拉同恩培多克勒一样,用多元的物质本原来改造巴门尼德的“存在”,用粒子化的物质结构来革新和发展伊奥尼亚哲学的本原论,以此来阐明自然的本原和现象的统一。他提出别具一格的物质结构说——种子论,将物质本原的多元论推到极点,把无限多样的自然物质分析为既是无限多样又是无限微小的粒子——种子,用这种无限多元的本原径直说明自然界的无限多样性。同时,他探究自然的动因,不同于恩培多克勒的爱与恨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性;他提出了“努斯”即心灵这个哲学范畴,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将“努斯”视为理性的精神实体,也是万物的本原。这使哲学对物质与精神范畴的分化认识进一步明朗化,为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理念论开辟了道路。种子和努斯的二元论就是阿那克萨戈拉的本原论。
阿那克萨戈拉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伊奥尼亚哲学传统的,而他建立种子论却是接受了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能从非存在中产生,也不能变为非存在”的原理作为他的推论前提。在他看来,宇宙中无限多样的、生灭变易的自然事物,包括水、火、土、气,以至动物、植物,其本原就是无限多的种子,它们才是永恒的存在。种子不生不灭,具体事物的种种生灭变化只是种子的混合和分离。他用无限多元的种子革新了伊奥尼亚哲学的单一的物质本原,又将巴门尼德的那个不动变、不可分割的“存在”彻底粉碎,而且采用了芝诺悖论中述及的无限分割的手段,认为事物是由无数异质、永恒的微粒子组成的。
他的种子说有不同于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论的三个特点:
第一,种子无穷异质、无限多元、无定形。他继承了伊奥尼亚哲学中物质本原“无限”、“无定形”的思想,认为种子在数量和种类上无限,在结构上则是无定形的。
第二,种子和物体的无限可分割性。他的种子和物体都可以无限分割的见解,也就意味着一切事物都以无限微小的成分互相包含,间断性中有连续性。种子本身就是物体分割的一个“微分”,一个微观的、肉眼不可见的物质粒子。但种子并不是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粒子,它可再分割,分割得再小,仍然是种子。所以种子的大小是不确定的、无定形的,也是相对的。
第三,种子包含万物的成分。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任何微小的种子中都包含所有万物的成分,这是他的物质结构学说的特色。任何一个种子都可以无限分割,无论分割到多小,它仍然是种子,仍然包含着分化为万物的因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他认为大的东西和小的东西所含的成分在数量上是相等的,因为它们都包含了所有万物的成分,所以种子本身就是间断性和连续性、“一”和“多”的统一体。万物之间都以极细微的成分互相包含、互相弥渗。
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论和恩培多克勒的元素论,都综合伊奥尼亚和南意大利两大哲学传统而形成,都强调要用理智才能把握的微观粒子物质结构说,但由于偏重的哲学传统不同,它们之间有四点区别:(1)四元素是自身同质的基本粒子,没有内部构造,不可无限分割,自身的质不变,四元素之间也不能相互转化。而种子自身异质,内部是万物成分的融合体,可无限分割,无论分割到何种程度仍然是包含万物成分的种子,包含着生成一切事物的无限可能性;种子以其内部占优势的成分规定其质,可以改变优势成分以改变质。(2)四元素机械地砌合生成万物,具有间断性的孔道结构。种子都是内部包含万物成分的融合体,它们的结合不通过孔道结构,而是通过相互弥渗的连续性。(3)四元素粒子的结合和分离即事物的产生和消解,有双向意义:不同元素粒子结合成物体,就是同类元素聚合体的分离;而物体分解为不同元素,同时就是同类元素结合。种子的结合和分离则只有单向意义:自然界一切互相区别的种子都是从宇宙的原始混沌中分离出来的,每一复合物体的产生,就是同类或不同类种子的结合,物体的消解也就是种子的分离。(4)四元素粒子构成物体有确定的数量比例和形式结构,是“有定形的”。虽然种子的内部成分根据“优势原则”确定事物的质也有某种笼统的、不精确的量规定质的思想,但是总体看,种子论不注重研究物质构造中的数量比例和形式结构,而强调种子和物体的“无定形”和弥渗的连续流动性。
努斯
阿那克萨戈拉在希腊哲学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以“努斯”这一理智性的精神实体作为万物的本原。爱利亚学派所论的的思想还是神、人的心灵器官的思维功能,此派和恩培多克勒萌发的理性神还未明确地将思想异化为一种独立的精神性本原。从他开始,努斯具有本体论的意义,种子和努斯就构成他的二元论倾向哲学的两根平行的支柱,物质和精神两大哲学范畴的分化认识才明朗起来。所以,它提出的“努斯”,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阿那克萨戈拉已鲜明地设立了两个完全对立的本原:物质性的种子和精神性的努斯。努斯作为与物质性的种子和万物相对立的精神性的本原,有四个自身的本质特征:(1)万物无限多元、异质;努斯虽然也是无限的,却是单纯、单一、自身同质的。(2)万物是不能完全分开、互相渗透的混合体,努斯是同万物完全分开、不相混合的独立存在的单纯体。(3)万物不能自动,它们只能由努斯启动和安排而运动;努斯却是能动的动因,它不但启动宇宙的漩涡运动,而且支配和安排万物,形成有秩序的宇宙。(4)万物和种子不具有任何精神性的功能,不能认识别的事物;只有努斯才具有认知全部事物的本性并且决定宇宙事物的能力。
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洋溢着科学精神,热衷于探讨物质结构,那么为什么要在物质的种子以外,再设置一个精神本原努斯呢?其原因或理论根源有三点:
第一,物质和运动分开,努斯充当动力因。恩培多克勒以爱和争作为动因,它们基本上还是物质力量,但已带上精神、情感和意志的色彩;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则进一步变成物质以外的理性动力。
第二,灵魂的理智功能被外化为努斯即心智这种精神本原。他说的努斯比灵魂的含义要小。任何动物都有灵魂但并非都有努斯,一切人都有灵魂并非都有努斯,努斯是最高级的灵魂即理智、理性。
第三,努斯是安排宇宙合理秩序的原因,已有某种目的论思想因素。哲学在批判人格化的多神后,就要在神的意志之外别求理智的目的因。恩培多克勒将“爱”和“争”同“善”和“恶”结合起来,就开始含有目的论意义,但还不明显。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理性才明显地有了目的论意义,它将宇宙安排为最善最美的秩序,也是万物所要达到的最后目的的原因。
宇宙漩涡运动生成论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宇宙处于原始混沌时,无限的种子绝对混合在一起,一切个别事物都还没有分化出来,全体处于静止状态,宇宙和自然界万物的生成,是在努斯的启动下,进行剧烈的漩涡运动所产生分离作用的结果,宇宙生成是个分离式漩涡运动的过程。这和他的种子论与努斯学说是一致的,是继承和发展了伊奥尼亚的哲学思想。
阿那克萨戈拉描述自然界的形成过程:首先,气和以太从周围物质中分离出来,它们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冷、湿、暗和热、干、明这两大种子群,在漩涡运动中造成宇宙万物的首次大分离。但这种分离并不是绝对的,每一个种子仍包含一切事物的成分,只是由于分离作用,使它内部的某些优势成分显示出来,才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而万物之间互相包容和渗透的状态并没有改变。所以他说:除了努斯以外,没有一个事物能和其他一切事物绝对分开。
阿那克萨戈拉的原始混沌是静止的,要靠努斯启动,虽然原始种子群绝对混合、不显差别,但它们全体中已潜存着万物,潜存着无限多的质的规定性。漩涡的分离作用只是使种子内部早已潜存的各种优势成分显示出来,成为各种现实的质的规定性,即在分离中使各类相同的种子聚合成各种物体。早已潜存在宇宙混沌中的种子在漩涡运动的分离作用下显现其特质,聚合成物体,这就像在动植物的种子中早已潜存着生命的各种基因,而后显现生长出生命体,所以他将万物的本原称为“种子”。
异类相知
他和恩培多克勒相似,主要从主客体物质粒子的物理作用与生理机制角度,考察人的认识形式,主要是感知认识。他没有具体研究人的理智认识,虽然他认为人的灵魂分有努斯,但他在论认识时几乎不提努斯,没有将努斯学说贯彻在认识论思想中,而只提出一种异类相知的素朴反映论。
阿那克萨戈拉和恩培多克勒都认为,感觉的原因是客观物体对人的感官发生作用。但恩培多克勒强调这种作用必须是元素粒子的流射同感官的孔道结构相吻合,因而主张同类相知;而阿那克萨戈拉根据种子论强调异质成分互相包含,强调客观物体同感官所含的成分必须相异,才能发生物理作用的变化。他将感觉器官看作赋有一定成分和性质的物体,认为只有当客观对象的性质同感官的性质不相同时,才能对感官引起刺激,产生相应的感觉。
他所说的异类相知,主要从事物的性质着眼,讲感官和对象中具有相反的、对立的性质,即冷和热、咸和淡、苦和甜等等,就是感觉器官和客观对象在发生物理的相互作用时,相反相知地感知到外物的性质,他还没有从哲学范畴上将事物的本体和属于本体的性质区别开来。他的异类相知说比较重视认识主体在感觉过程中的作用,指出由于感官状况的不同而产生感觉的相对性,这符合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之后对德谟克利特的认识论有影响。
阿那克萨戈拉将伊奥尼亚哲学和科学思想传播到希腊本土的雅典,并且创建了自己的崭新学说,对古希腊的科学和文明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的自然哲学和科学理性精神,是伯里克利一代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从他开始,希腊本土才有自己的哲学;随后,古希腊哲学的中心转向雅典,并逐步走向系统化的全盛时代。
阿凯劳斯(Archelaos,鼎盛年约公元前450年 )
自公元前5世纪中叶起的二三十年间,以雅典为中心的希腊本土上一批自然哲学家非常活跃,兴起了一股复兴伊奥尼亚哲学的思潮。这一思潮的主导倾向是宣扬理性,促进科学发展。它和同时的智者派运动的人文主义精神平行发展,是伯里克利时代希腊古典文明盛期启蒙运动的一个方面,是从阿那克萨戈拉哲学向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哲学过渡的一个中间环节。阿凯劳斯、阿波洛尼亚的第欧根尼和希波克拉底是这股思潮的主要代表。
阿凯劳斯回返“气”一元论
他企图用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一元论,来弥合阿那克萨戈拉哲学中种子和努斯的分立。他将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改造成为物质本原和努斯的综合体,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能动的本原。他虽然抽象地承认努斯是运动的始因,但在具体论述宇宙的演化时,又说气固有的热和冷分别是运动和静止的原因,是粒子性万物浓聚和稀散、结合和分离的原因。
阿波洛尼亚的第欧根尼(Diogenes of Apollonia,鼎盛年约公元前440-前423年间)
古代希腊有不少叫第欧根尼的人,如公元3世纪时的传记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后来的锡尼克学派和伊比鸠鲁学派中都有叫第欧根尼的哲学家;阿波洛尼亚的第欧根尼稍后于阿那克萨戈拉,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常提到的第欧根尼就是他。
阿波洛尼亚的第欧根尼革新“气”一元论
他的学说的出发点是:气是自然的一元性的本原,万物和生命都从气产生。他以气为自然的本原,并不是简单地回复到阿那克西美尼的学说,而是首先引进巴门尼德认为存在不可能不存在的原则,在批判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的多元本原论中提出气的一元论。他反复强调了自然万物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它们的本原是同一的。他认为要贯彻巴门尼德的存在原则,就得承认万物的本原是唯一的存在,这样才能说明万物的统一性。因此,他主张万物的本原只能是一个,就是“无限的永恒的气,当它凝聚、稀散或变换位置时,别的事物的形式就产生了”。
同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论、阿那克萨戈拉的学说比较,第欧根尼的气一元论自有新的意义。
第一,第欧根尼的“气”即“存在”,它虽能化生万物,但它自身的本质特性是不变的,实际上是粒子化的“气”。他还承认有“虚空”,为气粒子运动变化提供场所。阿那克西美尼说的气是呈宏观物态、无定形的具体物质。第欧根尼的气实际上已经是粒子的气,所以它能稀散与凝聚、结合与分离或改变位置,于是别的事物的形式便产生了,而并不改变它自身的本性。
第二,他偏重于从生命现象的角度将气阐释为一种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包含理智能力的本原,企图以此来克服阿那克萨戈拉哲学中二元论的内在矛盾。他的气不止是物质本原,也有努斯的理智功能集两者于一体。
第三,以气粒子本原观考察感知认识形式的生理机制和解释自然现象,有其独到之见。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前370)
希波克拉底出生在伊奥尼亚沿海的科斯岛,是希腊科斯医学学派的领袖,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他在生理、解剖、病理及临床诊断、医疗等方面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无论在临床实践和理论方面对奠立、发展西方医学都有深远影响。希波克拉底既有高深的医学造诣,又有深厚的自然哲学功底及广博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知识。他在医学上崭露头角以后,离开科斯本土,在全希腊游历,吸取各地的医学经验,热心为人治病,传播自己的医学思想和医疗技术。
到公元前5世纪中后叶,古希腊三大医学学派都已形成,各有自然哲学根基与医术特点。小亚细亚西南端的克尼杜医派最早产生,以早先传统的伊奥尼亚自然哲学为医学理论原则,后来也吸取了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论。南意大利医派以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恩培多克勒的自然哲学为理论基础,在生理解剖和辩证论治方面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医疗活动夹杂着宗教巫术的神秘因素。希波克拉底的科斯医派则超越和革新传统的自然哲学理论原则,吸取另两个医派的合理因素,大力发扬科学理性,发挥实验科学精神,在生理解剖和临床医疗方面都达到新的水平。希波克拉底及其学派的医学理论在西方被运用到近代,他是最重要的西医的创立人。
希波克拉底强调只应吸收古代医学中的合理内容,但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将医学弄成宗教迷信、巫医邪术,否则就会阻碍医学的新进展。他尖锐地批评了当时医学中的两种倾向,主张要在创新自然哲学中创新医学科学。
他在《论古代医学》中着重批判了第一种倾向,那就是恪守一些已经陈旧的自然哲学原则,将“空洞的假设”作为医学的理论基础,从而使医学固步自封,不求新发展。他指出当时的一些医学家不具体研究人体的生理现象,只将冷热、干湿的对立看成是人体的基本要素,用其中的某一个对立成分的过多或匮乏作为判断疾病的原因,从而对它们的削多补缺就成为医疗的基本手段。他主张医学应根据有事实、可测度、有确定性标准的“真实的假设”。他并不完全否定生理现象中有冷热和干湿等对立,但是反对将它们看作研究医学的唯一理论原则,也反对将冷和热、干和湿截然对立,而认为它们并不是孤立和独立存在的东西。他和他的学派注重运用解剖、实验等方法,对各种疾病做出具体的解释。
希波克拉底批判的另一种倾向是医务中的宗教迷信和巫医活动。他坚持从自然本身研究人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宣扬科学精神,表现出无神论的倾向。希波克拉底强调一切疾病都是由于自然的原因,否定任何超自然的能力,坚决批判巫医,主张在医疗活动中消除一切宗教迷信成分。这表明,他所领导的科斯医派比恩培多克勒的南意大利医派有较彻底的科学精神。
生命有机体平衡论
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生命体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处在流动变易之中的整体,是经常从不平衡到平衡的有机统一体。他从生理结构和生理功能两方面,将人体区分为两个相互联系、内在关联的系统。
第一是人体结构形式系统,包括人体的外部器官和内脏器官、组织。第二是人的体液系统。体液指人体内贮存和流动的各种液体,它们由多种不同的要素构成,有多种多样的“能力”,担负着维系生命力的不同功能。
四体液论是希波克拉底学派在医学上的一大创新和贡献。他根据解剖生理与医疗经验,提出人的体液其实有四种: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粘液(指人体的一些内分泌液),四种体液的流动承担着营养和维系生命力的功能。
原子论
早期希腊哲学从泰勒斯开始,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在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至公元前4世纪初达到一个光辉的顶峰,那就是留基伯开创、德谟克利特确立的原子论哲学。它实现了对早期希腊各派自然哲学的大综合,是哲学与科学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它处在希腊哲学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上,标志着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终结,行将进入希腊哲学最繁荣的时期,走向体系化的希腊古典哲学。
留基伯(Leucippus,约公元前500~前440)
留基伯大约在爱利亚生活过,听过芝诺讲学。他的思想明显曾受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哲学的影响,但他不受拘约,循着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的思想路线,将它改造为物质粒子结构的本原论,达到比两人的学说层次更高的境界。
由于留存的留基伯原著的残篇只有一则,古代转述他的思想第二手资料大都将他和德谟克利特并提,所以很难截然将师生两人的思想区分开来,而单独论述留基伯的原子论哲学。留基伯作为原子论的创始人,已经提出原子和虚空这对基本的本原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生灭成毁现象。他还初步论述了原子漩涡运动的宇宙论,并借以说明一些天体现象。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必然性范畴,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创见。大体上说,他已经提出了原子论哲学的基本要点,而原子论的系统理论是德谟克利特完成的,其中某些内容是他们师生共同持有的,而主要由德谟克利特充实、发展的。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元前460~前370)
马克思和恩格斯赞扬德谟克利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所积累与研究的丰富的自然哲学、数学、经验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正是他建立原子论哲学的重要基础。
原子
原子是指“不可分割”的东西。德谟克利特说的原子是指最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微粒,它又是坚实的、充满的、内部没有空隙的东西。“虚空”并不是指空气,它只是为原子提供运动的场所。原子学说是从综合、改造以前一些哲学家的本原思想中发展出来的,即早先伊奥尼亚哲学家的具体物质本原,巴门尼德的“存在”,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的“根”和“种子”,以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几何数和芝诺的非连续的、不可再分的最小量度。这从原子论者论述原子本身的内在性质也可察知。
第一,原子是非常微小、不可见、不可感知、内部绝对充实而无空隙,因而又是坚不可入、不可分割的粒子。它们是数目无限多的构造物体的基本单元。原子是将巴门尼德的“存在”碎成无限多的、微小的“存在”,是“一”和“多”的统一。原子不可分割,而由原子组成的复合物体却是可分割的,但这种分割又不能像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那样可无限分割下去、永无止境,分割到原子就是最小的极限,它是可分性和不可分性的统一。原子的聚合和分离又显示了事物的间断性,并使运动和生灭的自然现象成为可能,因而解决了物质结构上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这一难题。原子论者解开了爱利亚哲学关于“一”和“多”、可分与不可分、连续性和间断性、本原与现象的死结,而关于物质基本粒子是否无限可分的问题。
第二,原子是同质的,无性质不同,但在形状、大小和排列上有差异,因此使它们组成的事物有质的多样性。四元素说和种子说都是不同元素粒子本原异质的多元论,而原子尽管数量无限多,但自身性质是同一的。原子论将四元素和种子的异质性抽象掉,成为有普遍性的同质本原,这是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最高的科学抽象。原子论者将事物内部的各种性质上的不同归因于原子外部的形状、次序和位置的差异。他们认为多样性和事物的生灭变易现象主要是由于原子形状“在数目上也是无限多”造成的,就像“悲剧和喜剧都是由同样的字母组成的”。
原子论者认为原子的形状、大小多种多样,因而造成各种不同的性质。原子组合成事物时,它们的次序即排列组合的方式和趋向不同,就是事物以有几何形式的原子为基本单元的几何结构形式及其量的规定性也有不同,便造成千千万万性质不同的事物。这种原子与事物的几何结构形式、数量关系决定事物的质的思想,显然是吸取、改造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而形成的。
第三,原子内部充实,没有虚空,所以其内部永无动变,但每个原子作为整体又是能动的,永恒运动,在虚空中结合和分离,造成自然界具体事物的生成和消亡。其实,原子论比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高明,在高深的层次上继承与发展了早期伊奥尼亚哲学的传统,认为物质原子本身就是能动的动因,根本不需要从原子以外去寻求动因。不过,原子论者认为原子本身无变动、生灭,无性质变化与相互转化,它们只能在空间中进行位移运动,聚集或者分散,作凌乱、偶然的机械运动,没有运动变化的质的多样性,因此他们更不可能从中探求从低级运动层次发展到高级运动层次的规律。
虚空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另一个新范畴“虚空”作为自然万物的另一个本原。在西方哲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空间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之前,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到虚空,是指空气。爱利亚学派认为只有存在,非存在是不存在的,他们明确否认运动与虚空。原子论者认为非存在就是虚空,不是绝对的无,只是相对于完全充实的原子(即存在)而言,它空无一物,才是非存在。所以,非存在的虚空,也是一种客观的实在,它和原子一起,是构造自然万物的两大本原之一。
虚空是运动的场所,具有容器那样的性质。在原子组合成物体时,虚空也造成原子和原子之间的空隙,它不同于四元素论说的非真空的孔道结构,而使原子的结合具有不同的几何形式结构,从而造成事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四元素和种子的结合与分离,也是一种位移运动,但他们否定虚空,所以“元素”和“种子”本身也僵硬不动,要别求外部的“爱”与“争”或努斯作为运动的始因。原子论者否认原子内部的性质可以变动,无疑带有机械性,但是他们引入虚空运动场所,使原子成为能动的粒子,否定了精神性的运动始因。他们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两大本原,既将空间和物质区别开来,又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必然联系。
总之,原子的数量和虚空的范围都是无限的。无限众多的原子在广阔无垠的虚空中运动,自由状态的原子互相结合就是物体的产生,它们的分离就是物体的消亡。千差万别的自然事物生灭不息,而原子及其在虚空中的运动永恒不灭。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和虚空学说,是对早期希腊各派哲学综合、改造和系统化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哲学。它坚持并发展了伊奥尼亚哲学传统的唯物论,又将它的物质本原从个别性上升到作为万物共同的构成本原即同质的“原子”这种普遍性,完成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本质的过程。它将爱利亚学派的那个不可分割、连续抽象、僵死不动的“存在”或“一”,改造成为无数个在虚空中生动活泼的原子个体。原子论又将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的多元异质的元素和种子,改造成为一元同质的原子,派出了“爱”和“争”以及努斯这类带精神性的外在动因。此外,原子论者关于在虚空中运动的原子的形状大小、次序、位置等物质结构形式决定事物性质的论述,更吸收和改造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图形数(几何数)和几何形式结构的合理内核。总之,在原子论哲学中,存在于非存在,“一”和“多”,连续性和间断性,自然的本原和现象,在物质的原子结构上都豁然贯通起来。因此,它在当时能比较科学、系统地说明物质世界多样性的统一,能首尾相贯、比较严密地建立起一个自然哲学的体系。
必然性和宇宙论
德谟克利特在古希腊哲学史上第一次从哲学上阐述了“必然性”,并用以论述宇宙演化与自然现象,使它成为原子论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德谟克利特所说的必然性,是指事物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他说的必然性首要地是宇宙演化的法则,也指事物现象的原因,排除了任何目的论意义。德谟克利特终究是首次提出必然性就是因果关系,还不能分清必然的原因和偶然的原因,没有理解必然和偶然的对立统一,将一切现象都归诸必然,因而有机械的宿命论色彩。但是,他排除任何神学意义的目的论,启发人们去认识物质世界本身固有的客观原因和科学规律,又富有科学精神。
德谟克利特对宇宙总体提出原子漩涡运动的必然性,阐述了世界生成和宇宙演化的总貌。原子在互相撞击的作用力下,自然地形成一种漩涡运动。其中,有两条具有必然性的物理法则起着作用。
第一条法则是同类相聚。他认为同类相聚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德谟克利特说的同类相聚则是同类原子或具有同一性质的事物本身彼此发生趋同的物理作用:原子在漩涡运动的分离作用下,形状大小相同的结合起来,形成水、火、土、气等元素物质,进而结合成为万物。
第二条法则是原子及其结合物在漩涡运动中造成轻重有别的运动方向。德谟克利特所说的原子的轻重和原子形状大小紧密关联。原子在无限的宇宙中作漩涡运动时,有的形状小的原子从中心向外圈边线运动,就是轻的;有的形状大的原子从外圈向中心运动,就是重的。大小不同的原子在漩涡运动中形成了不同的运动方向。重原子趋向运动中心,轻原子则飞向漩涡的外层。
影像说
德谟克利特坚持唯物论,论述灵魂也是原子,人的感知是认识对象与认识主体的原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影像,并且局部涉及研究理性思维形式问题。他在原子论基础上,统一了身体与灵魂、灵魂与努斯、感知与理性。
他认为,身体和灵魂的本原是同一的,都是原子,不过灵魂是一种精致的、圆形的原子。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具有感觉和理智这两种功能:遍布全身的灵魂原子具有感觉的功能,而灵魂中有一个特殊部分努斯,是思想的器官。他主张一切认识都发源于外界物体对身体的作用,刺激了身体中的灵魂原子。他认为各种感觉都产生于外部对象同感官的接触。
他首先论述视觉是一种“影像”,认为视觉是眼睛和对象都发出原子射流,相互作用,产生了视觉影像:“视觉影像并不是直接产生在瞳孔上的,而是在眼睛和视觉对象之间的空气被压缩,被看到的对象和看的人打上了印迹,因为任何事物总经常产生一种流射。”他相信,“从事物流射出来的一定的影像同流射影像的事物(视觉对象)是相似的。这种影像进入注视者眼内,视觉就是这样产生的”。空气是眼睛和对象之间的中介物,视觉影像要以空气为媒介来形成和传递,因而会造成影像的减弱甚至变形。他进而论述其他各种感觉也是双向原子流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印象,如声音是密集的空气流动中大量粒子进入耳朵的孔道,以很强的力量扩散到全身,形成听觉。味觉和触觉是各种不同形状的原子刺激舌头和身体的结果。他将各种感官得到的印象,都叫做“影像”,认为它们是全部认识的来源。
影像说有不同于流射说的两个新进展,推进了早期希腊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德谟克利特的第一个新进展是:剖析原子的不同形状大小如何对感官发生作用,重视研究认识中的主体因素及其造成感觉的相对性。他认为,像颜色、冷热、甜苦这类感觉内容,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并不是客观物体本身的直接反映或原始内容。它们是因主观条件而变易的,有相对性。
德谟克利特论述的感觉到相对性,是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区别物体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客观物体由原子和虚空组成,又有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原子及其位置、次序,这是物体固有的第一性质;而冷热、颜色、味道等等可感性质由物体的原子与虚空构成所派生,并因主体条件不同而有相对性,这是物体和感官作用造成的第二性质。第二性质不是主体感官任意自生的,归根结底,是由物体的原子与虚空构成作用于感官所派生的性质。
德谟克利特在认识论思想上的第二个新进展是:明确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局部涉及研究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感知认识是暧昧的,因为它只停留于事物的现象,并受认识主体因素的影像,有相对性。理智则能认识事物内部的本性——原子和虚空,比感知优越。然而,他又认为事物的现象同事物的本原是相通的,感觉和理智的关系并非截然断裂,感觉给理智提供影像原料,理智则能纠正错误的感觉,透过现象洞悉原子和虚空的内在真理。理智优于感觉,又离不开感觉,必须以感觉为基础。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集早期希腊自然哲学之大成,形成西方最早的唯物论哲学体系。它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