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也有人说:别等撞了南墙才知道回头……
月考过后,有进步的,成绩理想的都是一样的幸福和一样的成就感,而成绩不如意的各有各的理由和懊恼。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我如果再细心点就好了”“我如果再算一遍就不会错了”“我如果再检查一遍一定能找到问题”“我如果这个题没有错,我就进前多少名了”……
可是,没有如果。
也有很多家长跟我交流,说孩子这次考的不理想,孩子不细心,学习不深入,总是马虎大意,导致这个题错了,分数低了,名次不高等等。家长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他们期待着孩子次次考试都能有进步,次次考试最好能满分,生怕孩子在哪儿跌跟头,生怕孩子哪个题不会了,做错了,分数低了。实际上,真的不用在考后用“你这个题要是……就能……”这样的句式来当事后诸葛亮。与其懊恼埋怨孩子,加重孩子心理负担,让孩子内心自责愧疚,越发不自信,不如和孩子一起以平和的心态分析总结。
考试是为了检测近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的掌握情况,为的是查漏补缺,找到问题。不要害怕出错,出了错,扣了分,下次才能记得更清楚;撞了南墙,挨了板子,下次不用别人提醒,怕疼的人自己都能记住。
当然有些同学甚至家长会说,这样的错误已经不止一次了,那说明两个原因,第一,撞的不够狠,不够疼,不足以记住教训;第二,出了错,每次家长和学生都在给问题找理由,而不是找方法来解决。
所以,我认为,考试分数出来后,如果不理想,我们要以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首先,这个分数导致名次下降了多少?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班级排名,年级排名?这个后果自己承担,该受罚就去受罚,不要找理由,错了就是错了。其次,错题要纠错,抄题画图写过程,写反思(为什么错),写总结(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注意些什么)。再次,计划要真正落到实处,在后续的学习中具体该怎么做。而不是粗浅的说上课要好好听课,作业认真完成。应该具体到这节课有几个知识点?有哪些类型题?今天作业错了几个题?为什么错?什么时候纠错?这才是落到实处,而不是泛泛而谈。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认识到了问题,制定好了计划,接下来就是扎扎实实的不打折扣的落实到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件事上,并长期坚持下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将一事无成。
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考试,考试就是为了暴露问题,我们要允许学生出错,有时候让他去撞南墙,也让他去走弯路。其实,学习也好,生活也罢,有些南墙必须得撞,有些弯路也必须得走,因为,只有自己亲自走过弯路,才知道要如何规避弯路;只有自己亲自撞了南墙,疼了就长记性了。
总有些弯路不得不走,但要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你且坚持,清风会吹来,花也会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