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读书
今天接着整理孙老师的《以终为始做父母,成全孩子熠熠生辉的生命》。
为什么读书?有人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还不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们的坚持是为了什么,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更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来自《阅读的妈妈》的作者。)
读书和不读书,成就不一样的妈妈。不一样的妈妈成就不一样的孩子。
阅读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读什么书?读书要有设计和权威引导,种类多样,国内外东西方。
2、在哪里读书?图书馆和书店读书,办借书卡。
3、什么时候读书?固定读书时间,比如睡前,起床后。各处都有书,比如沙发、床头都放一些书,可以随时拿起来读。
4、如何更好读书?利用外部刺激,比如一些读书活动,百日读书活动等,边读边交流,让孩子给你讲读到的东西。
5、增加英文阅读。
关键期,小学阶段是植株生长,刚打花苞,是打基础阶段。这个时期博览群书最好。老师在意孩子的成绩,家长应该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营养全面”,多读书。
初中时,含苞待放,努力发展。
高中才是怒放的阶段,冲刺高考。
大学则是新的更高一层的成长过程,打下进入社会的基础。
不仅仅读书,还有做游戏,下面是游戏篇。孙老师跟着孩子一起通过游戏参与孩子的成长。
手工类,做地图,做书架等等。搜集素材,比如用冰箱大盒子做了一个后花园。
棋类,跳棋,五子棋,军棋,象棋等等。
运动类,骑自行车,游泳,滑冰等等。
采摘类,多多关注所在地区的一些活动,多参加采摘活动。
兴趣类,学素描,画画儿,学书法,写字。给孩子戴上一顶桂冠。
社会类,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公益活动。比如把不看的书卖了,自己卖。
演讲类,当小记者,多接触社会,多参加演讲。
旅游类,带着孩子国内国外游,全国各地去走走看看,去外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日本等等。
并不是多么有钱,只是愿意把钱花在旅游上,这也不一种价值观。孙老师说她家花销一是旅行,二是买书。
阅读能让孩子的世界变得宽阔起来,有一种大气之美,旅行能让孩子的天地变得宽广。真正能够让孩子的感官得到充分发展的方式,还是得去大自然,那些真正见过世面的孩子,背后一定有眼界和高度的父母,父母的格局修养就是孩子的起点。
经常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感受一下不同的风物人情,对这个世界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