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不同性格的不同需求和思维方式,是明白人生而不同的道理更好的接纳不同,也是更好的理解自己发现自己,因为毕竟每种性格都有健康型的最佳表现。然而,偶尔还是会想这样的问题,我不喜欢这个人是不是我身上也有相同讨厌的部分而潜意识知道?好像已经经过那个阶段了,然而还是会看看身后,有没有什么影迹而不自知。
人的性格与先天有关,和后天的养成更有关,更确切是先天性格会在后天影响下发生扭曲。孩子与父母的互动中看见自己,进而强化或弱化自己的某种反应机制渐渐形成某种性格特征,这其实是很自然又不自知的过程,那么后来我们为什么开始探究自己的心理和性格那?多半是生活给了我们镜子一样的反射,通过这样那样的痛苦发现我们的反射轨迹与自己内在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慢慢开始发现,也许我的这种性格特征不是我们原生性格?我的反映机制不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反映?当然,如果已经探究到这一步已经是很大的进步,还有很多的人在用感官刺激逃避痛苦,用抱怨仇恨来推卸责任的时候,如果你已经开始向内探求,这已是很大的一步。渐渐的,你开始知道,你内化了父母或社会的规则,进而评判、拧巴自己的动作,你要做的和你在做的永远不一致,而这指令却都是你发出的,这好令人迷茫啊。你需在你内心角落里找到那个真实的,也许还是孩童的,一直被评判、为别人的期望、要求活着并不快乐的自己,你需得养育她长大,用一点点的增加力量,一点点的确立界限,一点点的开始为自己人生负责的行为在自己内心里争取真实自己的地盘。最后,内化的别人的要求,你的父母的期望,社会规则会开始和你内在进行整合,统一的地方在内心确立,也就是你真正开始接纳父母给你的符合你的自我要求的营养,不符合你的自我要求的排除,到时你才开始有了独立意志,自由人生,你才真正成为你。也真正能理解别人,接纳不同,划清界限,独立思考。这时人反倒会变得水一般灵动而不僵化,接纳包容又给人明确的界限。与自己,与他人,尤其是与父母原生家庭达成了真正的和解与接纳,但也会按照真实意愿去做自己,这时父母也是放心的,你的状态是好好活着而又不尖锐的样子,用温和而坚定的行为告诉他们,我会为我的决定负责。
这种放松而有目标的状态是有助于学习,思考的。当你把精力从外在转向了内在,你就真正开始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