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读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我自己也有一个:读书就是点灯。近处有了灯,路就被照亮了,这个好理解。但更重要的是,远处有了灯,那些你永远不会去的地方有了灯,照亮了,心里就不慌了。
我这个理解是从哪儿来的呢?这就要说到我上中学时候的一段经历了。有一天,我的语文老师跟我讲那首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老师说,“你看,人就在船上,哪儿也没有去,但是你得有能力看到远处的月落、江枫和渔火,有能力听到乌鸦的啼叫、寒山寺的钟声,有能力感觉到漫天的寒霜,你才知道自己在哪里。所以,读书不是为了记住,不是为了占有,而是为了在黑漆漆的远处,为自己多点一盏灯。远处的灯多了,你的精神世界才会被撑大,世界才会把自己原本的样子展现给你看。远处的灯多了,你才有能力重塑一个自己想要的世界。远处的灯多了,你到了那些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心里才不慌。”
这是我几十年前听到的一段话,我一直记到了现在。
所以,一个爱阅读的人,不见得很有社会竞争力,但是,当他登上黄鹤楼的时候,知道一千多年前李白也来过;他到上海人家吃一道小菜,知道汪曾祺老先生在随笔里也写过这道菜;他到德国旅游,会顺道去看一眼歌德的故居。他遇到各种悲欢离合,他知道,在人类历史上,这都是一再发生的寻常事件。你看,他的精神世界被撑大了,到哪里都不慌。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想通了这一点,你就知道了,一个人读书真的不用多,甚至不用刻意记住什么,随便翻几页,都是在把远处的群山、大漠照亮,像点灯一样地照亮,更能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我们都是普通人,操控不了生活的结局。
财来如小孩撒尿,财去如大便干燥。
你崇尚旅行,在朋友圈里发了好多次“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可很久之后才发现,身体和灵魂一直都在床上。
你酷爱自由,在微博里写着“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可一想到去远方的路途遥远,你最终还是选择了得过且过。
你喜欢稳定,处处流露着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安逸,可现实慢慢让你明白,你所谓的稳定,其实是在稳定的穷着。
你说要早睡早起,给自己准备了很细致的计划表,还工工整整地贴在床头,可躺下之后又发现根本睡不着,于是翻翻手机,看看朋友圈,一不小心就到了凌晨三点…… 你说要多读书,努力充电,以此来升职加薪,可是一本本的专业书买回来,翻来覆去还是停在了第一页,顶多是拍个照片,配几句鸡汤文字,以示自己在努力学习。你说要瘦成一道闪电,可一看到好吃的心里就小鹿乱撞,于是大吃了一顿,顺便还发了一个朋友圈,配图文字是“好好爱自己”。
等你突然意识到,别人比你过得好,别人比你好看,别人比你挣得多,别人比你幸运的时候,你又开始抱怨。你抱怨老天,说自己既没有赚钱和社交的能力,但老天也没给你别的能力来做补偿;你抱怨生活,说自己已经看清了人生的真相,但人生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或许你自己也分不清,这到底是因为自己的胡思乱想,还是真的生不逢时。